从生命演化角度看罗刹国的美与丑
马骥看罗刹海是以丑为美,他是站在人类的角度看待不同的生物。从生命演化的角度看,所谓的美与丑只不过是生物体的外在性状表现,而美与丑的衡量标准是生物演化的成功度。“父亲”:智人从古猿分化的关键,也是文明的基石
很多研究都发现,父亲对于子女最有利的教育方式,是成为子女的榜样,而非成为子女的保姆。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占比增加,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降低孩子年幼时的夭折率,还可以增强孩子的社会竞争力,进而提高孩子成年时的成功率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15日《南方周末》)古鱼身上的秘密
这是继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之后的又一次化石大发现,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改写了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史的方方面面。银河系“宜居报告”
一个意大利研究小组通过分析银河系中恒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重元素的演化,得出了一份有关智慧生物的最新“宜居报告”。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15日《南方周末》)【科学松鼠会】某某能力为什么没有演化出来?
生物为什么没演化出某能力?这可以用“安娜卡列尼娜原则”来类推:存在的东西都是类似的,不存在的东西各有各的不存在理由。而这些理由其实相当的多……透视2006十大科学进展
庞加莱猜想证明的荣誉归属归于汉密尔顿和佩雷尔曼,研究人员也开始从古DNA中捕获生物遗传信息......可人类还没有弄明白地球上两个大冰盖———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为何在加速减少,而生物多样性的演化速率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