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罪从无”应警惕“泛疑罪化”: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
“疑罪从无”的关键在于如何判定“疑罪”,如果不是疑罪,却按“宁纵勿枉”去判,必然导致“出罪”之错增多。疑罪从无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对于疑罪本身却缺乏深入研究,导致如何判定疑罪成为问题。 “泛疑罪化”就是把一些本不属于疑罪的案件当成疑罪。按当前一些法院的“防错”意识,恨不能把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用数部摄像机无死角地拍下来,才算证据确实、充分。但是,现实中怎么可能都做到这一点呢? -
多起死亡事件背后:“指居”走样,陷存废之争
指定地点监视居住已异化为更严重的“超羁押措施”。“指居”执行过程中缺少制约与监督,一些办案人员为了获取口供,会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 魏晓娜认为,在看守所管理日渐完善的情况下,有些破案心切的侦查人员转而“开发”新的可能性。 不久前,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工作人员曾到人大法学院就刑诉法修改听取专家意见。当时在场的学者大都认同废除指居的观点。但在法学界,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是改良,而不是废除。 -
关于复旦法学院毕业典礼袭师事件的声明
-
郭宗杰:竞业限制已被异化为限制员工流动的工具性措施
暨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学教授郭宗杰提出,当前竞业限制会因滥用而被异化为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当劳动法内部的规则调适无法抵消协议的反竞争效果,反垄断法的介入就有其正当性。 -
“职业闭店人”帮助“恶意闭店”,怎么办?
近期,金宝贝、美吉姆等一些知名连锁机构,在部分城市出现突然闭店而导致消费者无法退款的情况。这两天,央视曝光在一些连锁机构闭店跑路过程中,还存在“职业闭店人”的恶劣现象。这些“职业闭店人”的存在,真的就可以让那些预付费的连锁机构逃脱掉相关的责任吗?在预付费相关领域,如何更好地监管和规范?《新闻1+1》白岩松连线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进行分析解读。 -
“最牛教授”方流芳:正当性比成败更重要
方流芳坦言,“我迄今未申请过任何高校内研究项目,没参加过任何学会,谢绝出任法律系主任和民商法学院长”。 方流芳不建议学生做“策论”、写“立法建议”,而是找出和厘清真问题。 -
处罚醉驾“松紧不一”将成历史:轻者更轻,重者更重
自2019年来,危险驾驶罪已连续4年成为中国刑事犯罪中的“第一大罪”。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李翔:醉驾入刑,其背景是中国刑事立法正在形成一个有别于传统轻罪体系的“微罪体系”,这些微罪的罪名数量虽不多,但适用量很大,微罪入刑逐渐成为刑事立法的新趋势。 -
14只猫咪非正常死亡背后,警惕“踢猫效应”
2023年10月16日,四川崇州罗威纳犬咬伤女童。有网友将虎丘流浪猫的死亡事件与狗咬女童关联,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发现,虎丘流浪猫的死亡大多发生在狗咬女童之前,意味着这更可能是一起孤立事件。事件发生后,景区进一步加强了现场安保巡查人员力量,及时清理散落地面的食物残渣,并劝阻游客随意投喂小动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钱叶芳也注意到了社交媒体上的“仇狗仇猫”情绪,在她看来,其背后既有狗肉产业链从业者的煽动,也是“踢猫效应”的表现:“不敢向强者表达负面情绪,就向弱者发泄。层层向下传递,最后传给了不会说话的动物。” -
解码法学“杰青”:28年99人,从政者官阶最高至副国级
法学“杰青”的评选必然以学者本身的理论贡献为基础,除此之外也会考虑推荐单位等诸多因素 法学界“五院四系”频繁出现在法学“杰青”的求学和从业经历中,以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5所高校教授身份获奖的学者就有40人。 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旭、北京大学法学院吴洪淇、中国政法大学雷磊3人是研究生同学,住同一宿舍。 -
一名高校教师的博士学位诉讼
上海大学在上诉中明确提到:“要求向学生说明作出不授予学位决定的票决数情况之外的理由,显然与学术评价惯例不符”,且“相当程度上无法保证学术判断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学术自治”。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龚向和与学生通过对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小论文发表要求的分析得出结论:每年毕业的博士生要发表的论文篇数是CSSCI来源期刊总刊文篇数的近四倍。 法院在对学位纠纷诉讼进行司法审查时,是以程序性审查为重点,“法官不是学术专家,对学术问题判断需要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