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铭记,重建——专访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亲历者后人
《里斯本丸沉没》 打破了某种历史的板结与沉默,但它不能成为故事的终结。毕竟,往事并不如烟。掩盖还是救赎,处罚还是宽容,记忆还是忘却,这些至今仍是战时世代和战后世代须共同直面的难题。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王升远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希望照进现实:中晚期肝癌患者求生记
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器官,肝脏因其“沉默”特性,常使患者难以察觉病变,即便进入肝癌晚期,部分患者仍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也导致了很多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
张定浩:重读沉默之子 | 心智生活
一个人的心智在其他心智中无尽地漫游,探索,并试图重建在外部生活中不断崩坏坍塌的美善与真实。 有两种沉默,一种是作家有意无意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东西,另一种是无力表述或无法表述的不可说之物。而评论要完成的工作,就是“经由未说出的事物,有可能抵达不可说的事物”。 -
又一个房思琪,打破沉默的共谋!
-
印度女医生遭奸杀惹众怒,英国科技大亨离奇遇难 | 知世分子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成因根深蒂固、污名化、羞耻感以及对执法部门缺乏信任,绝大多数有类似遭遇的印度女性及其家人仍选择沉默。 孟加拉国大部分领土由三角洲冲积而成。发源自喜马拉雅山区的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蜿蜒流经印度后注入孟加拉湾。这两条跨国长河的所有主要支流皆已泛滥。 -
如何不漂绿又不沉默?丨“中国漂绿榜(2023-2024年)”解析
绿色行动不只是营销的卖点,更逐渐成为产品的底色。政府对绿色产品的态度正逐渐从优惠鼓励变成强制要求。“反漂绿”的规则也随之加严,漂绿的代价正从道德谴责转向法律监管。如何既“反漂绿”又不让企业陷入“绿色沉默”,成为关注焦点。 与监管并行,“漂绿”相关的学术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近年发表的45篇论文中,研究往往从数据入手,用企业宣传和实际表现的偏差定义“漂绿”。 从投诉到集体诉讼,反漂绿的手段正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消费者和媒体加入反漂绿行动,他们的关注点更生活化,聚焦服饰、饮料等日用品。 -
01:19
乔叶:通过写作,让沉默的女性被看见
我认识到有些问题是伪问题,说女性局限性,那我想男性不局限吗?每个人都有自己局限。这其实是个伪问题。那如果局限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不断的认清它,认识它,深入的认识它,然后不断的拓展它,局限也是一种站位优势。我是个女作家,我如此的了解女性,然后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女性的,那这难道不是一种天然优势吗?只要我充分的认识到这个优势。所以其实近些年,我的女性写作,我认为是我个人有益的,就是向这方面更集中、更靠拢。所以我还出过一本小说集,叫《她》,就是女性的她。全都是女性角度,而且连名字我都没有起,我就希望突出这个性别,所以都叫“她”。那么当然《宝水》也是一个非常必然的女性写作角度。(女性)可能就会作为沉默的绝大多数,然后淹没在家庭家务中,被日常生活消磨。就被看见,这个特别重要。这种被看见、被赞赏、被欣赏,然后确立自己,确立我是我,而不仅仅是谁的妈,谁的姥姥,谁的老婆,我是我,确立我是我,其实特别重要。 -
15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北邮博导被停职降级,为00后“整顿”学术圈叫好 | 快评
中国高校学术圈中,扭曲的学术生态早不是个例。 新一代的学生,已经不愿意继续沉默。他们会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抗争导师的威权。00后们不仅开始“整顿”职场,也在“整顿”学术圈,这是一件好事。 -
寻找一个失联九年的高中同学丨记者过年
我害怕极了,那种痛苦学习被许诺的光明未来,是否一个谎言,我们是不是以后只能去卖5块钱一本的旧书。我把这个故事告诉朋友们,大家全都一笑而过,没有一个人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我更加害怕了。 很多赞同填鸭式教育的亲戚发现,上了大学之后的孩子们沉默寡言,当舍友在各地旅行时,他们在埋头苦学,不开心,也一无所获。家长们觉得这是一种新的病症,都让我去和孩子们谈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