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与绝望:“清空”阴影笼罩加沙
“特朗普的想法是让整个巴勒斯坦民族从其家园消失。这种政策是不可接受的,实际上就是种族清洗。对我和我的家庭来说,‘清空’加沙意味着失去家园、身份和历史。”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重返加沙北部不过是从南方的帐篷搬到北方的帐篷,但他们依然很开心,因为加沙是他们的根。” 战争给加沙带来了至少 5000万吨瓦砾。如果一百多辆卡车全天工作,清理瓦砾需要15年以上,而这片狭长的沿海地区几乎没有空地。 哈马斯作出强硬表态,停战、撤军与重建是不可逾越的三条红线。“恐怖分子没有国籍”,谁在操纵俄罗斯恐袭?
回顾 20年来的俄罗斯反恐斗争,其实可以总结的经验教训非常多。比如,情报搜集不准确、应对机制不够迅速、反恐行动中各部门配合协调存在漏洞、对人质安全重要性的忽视等。 恐怖组织会在全球招募成员,为了达到政治、宗教等目的,恐怖分子也需要依赖于国家和民族身份来掩人耳目,躲避追查。 而“伊斯兰国”恐袭背后牵涉的是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因素,“伊斯兰国”还会利用俄罗斯与美西方的矛盾获利等,所以其应对更加困难,更不用说根除。接管政权三周年,敏昂莱面临内外叠加考验
“缅甸军人政权内部面临着民族团结政府、民地武装以及罗兴亚人问题所带来的三重压力,外部则面临着融入‘东盟大家庭’的地区身份危机以及美西方国家制裁所带来的经济和国际形象困境。” “缅甸的局势比敏昂莱刚接管政权的时候更加复杂,缅甸军方正处于‘十面受敌’的境地。敏昂莱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军政府统治,更没有想到人民防卫军竟然和缅甸既有的民地武装联合起来,在全国各地掀起武力抗争。” “民族团结政府旨在推翻缅甸军方,而民地武装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盘,双方在反对军方方面目标一致,但真正的战略目标并不完全相同,两者行动的契合存在偶然性,很容易出现裂痕。”他们才是日本的原住民?
如今,阿伊努人及其所生活地区的历史和管辖权,已成为俄日两国“北方四岛”争端的焦点之一。 几经抗争,阿伊努人已经获得了原住民的身份,但其民族起源又成为一个新的谜团。基辅冬与春
一个民族的最终形成,需要一连串的共同事件。无论是共同的胜利和荣耀,还是共同的苦难和坚持,都会成为民族成员的共同记忆,这也是他们的身份印记。 2022年2月24日以来,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这个冬与春将为乌克兰的共同记忆刻上新的印记。 回溯千年的历史,如果说乌克兰是“欧洲之门”,基辅就是欧洲大门之钥。这把千年之钥的记忆,要从一群北欧强盗讲起。自北欧的维京海盗南下起,有关基辅的故事便进入世界版图。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斋月、逾越节、复活节:巴以冲突在节日中蔓延
今年4月,伊斯兰教的斋月、犹太教的逾越节(4月中下旬)以及基督教的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4月15日)、复活节(Easter Sunday,4月17日),罕见地遇到一起,以色列的安全风险,正进一步加剧。 “在节日氛围中,以色列犹太人的宗教热情与民族主义情绪,也将到达高潮。” “基于血缘地缘和历史的民族认同,以籍阿拉伯人从情感上或者同情巴勒斯坦,但是在法律上属于以色列公民,认同以色列国家和政府的一切。”这种跨文化、跨国界的身份认同,一直困扰以籍阿拉伯人。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14日《南方周末》)魔焰炽盛,亦可全真林谷芳与知识分子论禅
在台湾,林谷芳有很多身份:民族音乐学者,文化评论家,台湾第一本文化白皮书的撰写者,“国家文艺奖”评委,台湾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现在,他更愿意只剩下“禅者”这一个身份。“禅者的慈悲是告诉你生命可以这样做减法、这样不执著,人人都可以做到。”林谷芳说。应调整高校体系中的民族区隔
以研究对象为基础的学科区隔和以民族身份为基础的学校区隔,最后演化成为以民族为边界的少数民族知识的社会区隔。长期延续下去,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族群优惠可改为地区优惠
应把对族别的优惠,改成地区优惠,把对族别的照顾、资源优惠,改成对公民个体的照顾、优惠。一视同仁地帮助南疆贫困的汉族维吾尔族,是因为他们的公民个人身份,而不是民族身份。重庆15名造假考生家长是党员领导干部
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本着“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的原则,故不对外公布这31名考生姓名及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