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西征为何导致突厥语兴盛?
这就导致大屠杀之后,突厥语是最快恢复元气的,很自然成为不同族群之间交流的“普通话”。而长期作为城邦统治阶级的语言,又让突厥语的文明积累要高于蒙古语。相较于其他古典语言,突厥语也是蒙古人学起来最轻松的外语。 -
中部乡村办起了书院,却与留守老人和儿童无关
中部某省一个村寨,落成了一座乡村书院。书院的一次讲座上,主持人、分享人及台下的嘉宾用的都是一本正经的普通话,相互之间非常熟稔。看得出,他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从天南地北赶过来,给老友捧场,以会交友。却很少看到当地人的面孔,我看不到留守儿童,我也看不到留守老人。 文化地理学中有一个提法,即“无地方的地方”,对应的英文是“placelessness”,核心意思指那些与原有地方没有多大关系的“新地方”“新场地”。 -
“金室后裔”“北大心理学学士”完颜慧德引争议:谁制造的流量狂欢? | 快评
完颜慧德能够走红,除了“心理咨询”的“专业人设”之外,其浓重方言味的普通话,在网络传播中以其“谐音”获得了二次传播的神奇效果,引得网友纷纷“模仿”“二创”,收获不少娱乐效果。网友的关注早就已经不是冲着“心理咨询”的服务而来,而是将她的视频变成了一个混杂着“审丑”、嘲讽、谐谑、搞笑、模仿、“找乐子”等多种情绪的流量出口。 -
鸟兽、巫气与万物:一位北方作家来到大陆最南端
“当对人或人性有很多的失望,或者在人群里得不到深层慰藉的时候,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就逐渐成为一个逼仄的空间,会束缚人。” 她去认识植物、动物,认识她路过的那些河流,和不会讲普通话的人努力交流,尝试理解他们。“你在逐渐地理解世界,而这对于生活在高楼中的人们来说,其实是非常治愈的。”当她从城市来到山林与海洋,地域的变化影响着置身其中之人的心境,“你会变得越来越宽容”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特朗普用自己的音色讲普通话:AI正在取代配音、口译与英语老师
现在的AI配音,能做到(在算法端)智能翻译、避免无厘头的低级错误;(在音频端)模拟对象音色、声线,赋予其口语表达性格特征;(在视频端)修正口型。 结果是:霉霉、特朗普竟然用非常标准的中文说话了,而蔡明的小品则用英语表演。而且音色非常像他们本人所发出的,甚至特朗普所说的国语还可被设定为稍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不仅声音可以假乱真,在视频方面,他们的口型被修得与所说语言高度吻合,要非常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在很少环节有视频修改的痕迹。以现在AI发展速度估计,或许一年以后,这点微弱的修改痕迹也难以被发现了。 -
普通话是满式汉语吗?
现代基因检测发现,通古斯语人群(如赫哲、锡伯、鄂温克、鄂伦春等)在基因上较为一致,但满族是个例外——满族与其他通古斯人群血统差异明显,反而和汉族基本没有区别。有分子人类学机构检测了2938个满族人,发现仅有约3%通古斯血统,甚至低于其南方汉族血统(6.57%)。 -
农民工考证12年:我相信“把书读进去”丨我信
12年里,张淑宝拿到了6本本专科学历证和毕业证,两本高中教师资格证,1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证书,1本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和1本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证书。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 -
AI抢救方言:“乡音未改”将成永恒
“如果不能有效保护方言,我们将永久失去完整记录人类文化遗产的机会。” 援鄂期间,“武汉话转普通话”功能使用次数达到七十多万次。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1日《南方周末》) -
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超八成,还有多少人在说方言?丨一屏读懂
七成人说北方方言,粤语、吴语争夺“第二方言”的地位。 -
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人的湾区生活
“作为香港人始终相信,努力终究能挣脱困境。” “我在外讲普通话、回家讲粤语、跟潮汕的家人说潮汕话,一天之内‘不断’切换,”她乐在其中,“我觉得我是回归后的香港人的一个缩影。”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