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问历史,直面现实|南周文化榜
2024年9月文化榜: 戏剧:《战争与和平》 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剧集:《凡人歌》 图书:《正常接触》 特别关注:青年学者早逝 推荐人: 李静:剧作家,文学评论家 杨鹏鑫: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 谭飞:影视监制,《四味毒叔》创始人 伊夏:书评人,《西夏酒馆》播客主播 -
文学评论家张莉:为什么强调女性视角 | N-TALK文学之夜
文学的意义就在于重新看见,在于第二次看见,在于拂去事物的刻板化印象,发现世界的本来如此 -
周涛 宿命狷狂
2023年11月4日中午13:30,诗人、散文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涛,因突发心梗在乌鲁木齐去世,享年77岁。 “太突然,都让人反应不过来。我前年夏天去新疆,在他家中聊天,还说到时候要给他祝80大寿呢。”文学评论家殷实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消息传来,有读者留言“20年前,在部队服役,经常在军报拜读大作。”还有人提到周涛的代表作《神山》,寄托对这位“著名军旅诗人”离去的哀思。 周涛被称做“新边塞诗”的领军人物;1980年代中期,他转向散文创作,雄浑苍凉的文字中不失细腻敏锐的灵性和智者的幽默。曾获全国新诗(诗集)奖和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但他却称“知我者往往是与这个文坛有一定距离的人”。 十三四岁,周涛已立下志向,不做庸碌之人。明了从政无望,便“死下一条心来搞文学”。“既然诗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就要摘下来才是。”他认为自己在散文上的成就不是写得多好,而是最先提出“解放散文”。外人道他“狂”,他自言:“不是我狂,是我要反抗。” 在殷实看来,周涛的文学价值至今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周涛的’自我意识’是中国作家中少见的,所以文字非常抓人。他不是靠知识或者是文学技巧吸引人,纯粹是率真可爱的个性在散发魅力,实际上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人‘”。 -
误解张爱玲 | 封面人物
不少文学评论者大谈张爱玲性情中的“Narcissus”——水仙美人式的自恋,顾影自怜。他们都错了。张爱玲对自己下手最狠,最是无情。她临水睥睨,也不过是时刻冷眼自审,掏出笔锋如亮剑,朝水里那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杀戮过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程羽黑 | 王昌龄名作《出塞》中的“龙城飞将”到底是谁?
《文学评论》最近刊载了一篇长文,论证 “飞将”是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万里长征人未还”是说他一去匈奴而不还云云,由于结论过于奇特,引发了一波讨论…… -
评论家黄德海:“于世道人心有益”是重要标准
文学评论不是杰出文学作品等因奉此的背书,也不是判决一部作品优劣的定谳,更不是手持理论武器的大张挞伐,而是一次对发现的惊喜的传达,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一个尝试探索新世界的努力。 -
【精英】李敬泽 雅俗之间
如果说临帖弹琴属于“承平日久的老毛病”,那日常之生活就构成了俗世的勾引。雅俗之间,便是中国人的世界,也是李敬泽们的世界。 -
苦难是他的第一摇篮——文学评论家刘再复谈莫言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公布时,旅美学者刘再复正在泰国讲课,他于次日到达香港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电话专访。此时的香港,莫言的书一天之内几乎销售一空。这些年来,刘再复持续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向瑞典学院推荐中国作家。围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种种话题,他向本刊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