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震荡”中南半岛,出行和住宿困扰灾后曼谷
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 受公共交通停运影响,曼谷市内交通拥堵,出租车、摩托车紧俏,很多人步行数小时回家。 一场地震的破坏程度如何,最直接的因素是与震源的距离。距离越近的话,破坏一定更大。震源越浅,破坏也越大。 “毕竟这里中国同胞多,万一出了什么事还能一起商量。”其间,他还找到一家中餐馆,给手机充了电,以备不时之需。暴雨冲断东北小城通信,“各家孩子父母从各地往回赶”
除了冲毁道路、桥梁,洪水还切断了建昌县与外界的通信。“整个县没有任何信号是很罕见的,第一次碰到。” 最让当地居民担忧的,是与亲人失联。“各家孩子、父母都从全国各地往回赶,这小城都有点拥堵。” 小台子村村支书李清学,发现一名村民和三个孩子在一辆启动不了的三轮车上。在第四次救援孩子的过程中,他不幸遇难。深中通道开通首日,头一小时双向超七千车次通行
开通首日前来体验的市民过多,出现了拥堵的情况。七城“限牌”,网约车会不会驶上数量管制老路?
在运力饱和的压力下,越来越多城市重新走上数量管制之路。 不限牌的成都汽车保有量排名全国第一,拥有20万辆许可网约车,但在全国拥堵榜排名中,成都始终徘徊于十名之外。 这些租赁公司选择“饮鸩止渴”,是在赌政策,一旦限牌,他们手中囤积的牌照就成为拯救自己的“还魂丹”。- 01:20
免费救援被迫涨价后,假期来攀岩的堵在了悬崖上
谁能想到,今年五一连攀岩的也堵在了悬崖上。浙江温州雁荡山有游客被堵在原地“面壁”了一个多小时,也有游客挂在山上被冻感冒了。要说堵车还能稍微休息一下,但堵在悬崖上,可比一直往前走累多了。如果想中途放弃,还得先交钱,300元一次的救援服务,比攀岩的门票还贵。 景区也没想到,原本免费的救援服务,结果被游客开发成了旅游项目。因为山上只有一条路,负责救人的教练要从起点一路超过游客,才能放下绳子给游客速降。有人觉得好玩,于是专门来体验这种这种降速救援。景区回应,为了避免救援服务被滥用,半年前“速降体验”才变成付费项目,而且前半段的救援服务不收费。 有网友表示,300元也不算贵,爬到最高的地方索降性价比更高。如果救援价格不高,就容易鼓励游客“体验”救援服务。但如果救援价格太高,又难免有人走不动路,也舍不得花钱呼叫救援,反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拥堵。“速降体验”给景区带来的流量,也被堵在悬崖上的负面体验败光了。要想让游客有好的体验,严格限流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好意同乘“减轻”赔偿责任,是鼓励还是劝退? | 快评
开车的人搭载朋友、同事,不仅仅可以提升友情,促进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也能减少拥堵和污染,是官方提倡的“绿色出行”方式。法律也应该保护提供同乘机会的司机。但“好意同乘减轻赔偿责任”的规定,看似是减轻司机的责任,但实际上却是在默认司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上“减轻”其责任。这到底是鼓励司机提供好意同乘,还是劝退呢?厄尔尼诺支配下的全球暖冬:“蝴蝶翅膀”已扇到多国农业
400万美元,这是2023年轮船“插队”通过拥堵的巴拿马运河支付的最高费用。费用暴涨的原因很大程度得归结于巴拿马有记录以来最为干旱的10月。 2023年智利的早熟车厘子减产一半以上,这主要源于雨水过多与光照不足,10月下旬至11月底之间,出现了15年来最大规模降雨。 早在7月,印度政府就宣布禁止出口巴斯马蒂香米以外的白米,原因之一便是担忧厄尔尼诺会导致国内白米短缺。这对国际市场冲击颇为明显。 旅游业或许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至少在北美是如此。美国南部的降水可能会多于往年,犹他与科罗拉多州的滑雪胜地也许会迎来更多游客。最强暴雨席卷福州:有市民在公交车过夜,一名老人被洪水冲走
暴雨之中,高杰和车子一道被困住了。他说不出那具体是什么地方,只知道那里地势相对较高,积水淹到轮胎的三分之一处。附近低地积水已经淹过了部分车辆的车顶。 暴雨中道路拥堵,公交车一点点往前挪,积水也渐涨。陈婷记得,司机干脆放弃了原来路线,掉头开到大路中间,停了车,那里地势较高,陈婷也在公交上过了一夜。 侄子年轻,抓住了路边的树后挣扎上岸,但已经84岁的林父很难像年轻人一样自救,最终被冲走失联。 这辆五六年前李启花了六七万元买的小卡车还是被洪水泡了,驾驶舱内满是黄泥。这辆车曾经躲过了一个多月前“杜苏芮”带来的水灾,此番已难以幸免。华东华中将迎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返程高峰道路拥堵风险加大
- 01:31
最近广州为什么这么堵?
您身处的城市又是怎样一番的拥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