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蜂拥而至“求捞”“要高分”,大学老师该怎么办?
事先告知学生,譬如在第一次授课环节,或答疑课环节,明晰表达部分看法,譬如:其一,“求捞”信息没有多大意义,不会从根本上左右我判分;其二,详细说明平时分的主要依据,如加分原则包括主动担任小组作业presenter,上课主动发言与互动,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选做作业;其三,主观题方面,明确表达更有机会拿高分的情况(以社会学为例),如提出一个科学问题,有第一手调查资料,重视身边及“附近”的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
人生就是一场翻译
琳达这部传记就是个脆弱力量的典范。她不忌讳暴露家庭中的各种阴暗面,带着批判性思维,看待自己成长的经历。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直视它。 -
观点与老师不同怎么办?当以平等讨论来解决或厘清分歧
于老师而言,须放下“知识权威”“标准答案持有者”“真理掌控人”等自我认同,其角色定位应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分享知识、探讨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即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存在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且由师生合力完成。在这个意义上,师生关系更多是互动的,互促的,平等的,兄长或朋友式的,而非单方灌输或强行植入的。 -
思想史学者马华灵的2019书单
如果一个时代只有一种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就是可疑的。我们只有倾听多元的思想声音,才能逐渐养成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和批判性的思维。毕竟,只有思想才能打败思想。当我们开始学会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我们就是一个思想者了。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思想者。而阅读是思想的开端。 -
如何避免争论成“洗地”
如何避免“争论”成“洗地”,理性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是必要的。 -
看得懂的是设计,看不懂的是艺术
当艺术被高高挂起在神坛上,仅供欣赏时,无论美丑,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夸赞几句,仿佛早已领会其中精髓;而当艺术走下神坛,成为真实可触的设计时,我们则会用教科书般的批判性思维来严格审视那些作品,仿佛全部都是KOL(意见领袖)。 -
批判性思维哪里来
只要上网看看,讨论中有多少不合逻辑的话,就知道我们的中学数学其实要加强(但不等于多做习题)。比如,张三上网说学英语有助于开拓思路。十有八九会遭人抬杠,李四质问:为什么非要学英语,我学越南语有没有同样功效? -
“21世纪军官成功核心是批判思维”
西点为学员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紧密联系的、积极的领导力培养模式。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用历史的观点来思维,对于复杂的21世纪作战环境是必须的。 -
【社会把脉】说“不”之后,请你来做做
比如针对广东佛山两次被碾压女童小悦悦事件,你当然可以大喊诸多的“不”,什么道德沦丧、信任缺失等等。那么假设这是一个舞台,你觉得那旁观的十八个人演得不好,你来,你怎么做? -
【方舟评论 六论“思想解放”】批判性思维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