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49
三代英歌人丨广东非遗闹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绚烂,离不开一个个人物的抉择和传承。他们在喧嚣世俗之内坚守住的一点点光亮,汇聚成了浩瀚如星海的文化长河。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记录广东春节,更聚焦背后那一群闪闪发光的人,他们是师傅,是徒弟,是老人,是少年。此为“广东非遗闹春”系列视频之“三代英歌人”。 专访胡德夫:写下生命之歌,“自己去一探虚实”
泰戈尔诗里面的语境、他所思考的逻辑,很像我们故乡原住民老人家的思考,看到山川河流、看到鸟、看到这个世界在他前面走的时候,老人家用他们的语汇讲出来,简短又美丽。 她用阿美族的话大声地说,“哇,这个风把我的命都吹活了!”我一听这句话,一直记在脑海,想着回去我就要写这个歌,吹回生命的歌。永世难忘的师生际遇:回忆姜亮夫先生与“楚辞班”
自王静安先生提出用“地下之材料”以“补正纸上之材料”的“二重证据法”以来,学界无不称赞。姜先生则在此基础上又加入“民俗”一项。他不但在讲课中经常强调从民俗角度切入以研究楚辞的重要性,并给我们指定了几种民俗学方面的参考书,而且在《九歌》研究中还引用了大量的民俗资料。苗家鼓藏节:为铜鼓的灵魂献上盛大的祭祀
西江鼓藏节是13年一遇的祭祖大典。这个没有统一文字的民族,将战争与迁徙都化作了空灵、雄浑的1.5万行苗族古歌。“我们的祖先啊,顺着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来西方……”祭祀是不要忘记远古的回忆,是受尽磨难的祖先灵魂的召唤,亦是民族历史的延续。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日《南方周末》)伴我同行:寻访北美5号公路上的冻龄小镇
我们不走寻常路,不刻意追逐名胜地标,或因某一首歌触动了心弦,或因某一本书震撼了心扉,或因某一部电影照亮了心田,就在心底种下在别人看来未必成立的旅行主题和目的地。如果有人称赞我们的执着、忠诚和浪漫,大概算不得浮夸之词;如果有人说我们穷极无聊,无病呻吟,吃饱了撑的,大概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歌丨橄榄树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23日《南方周末》)我们的歌丨最爱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2日《南方周末》)梁汉文:以一个“50岁新人”的姿态,为粤语歌做一点事
《披荆斩棘的哥哥》开播后,载满青春回忆、出场自带BGM的“大湾区男团”热度居高不下。陈小春、张智霖、谢天华、梁汉文、林晓峰五位45+香港哥哥,用他们的真性情、强大的搞笑功力,和情比金坚的“团魂”成功破圈。 10月11日,五位“大湾区哥哥”打卡广州,秘密录制新团综《大湾仔的夜》,引起广州街坊群情汹涌的围观和路透。10月19日,梁汉文、谢天华又来到广东广播电视台,录制大型音乐竞演节目《2021粤语好声音——乐队风暴》,献演《友情岁月》《光辉岁月》等多首粤语经典金曲,将现场气氛燃至沸点。 湾区哥哥们的大火,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位香港乐坛的实力唱将——梁汉文。陈奕迅曾说在他心目中排名前五的歌手里就有梁汉文。他勤奋努力,声线与唱功极具感染力,在香港乐坛的黄金年代,为我们留下过《七友》《缠绵游戏》《好朋友》等经典的粤语金曲。但他亦经历了香港乐坛这些年的起起落落,有一段时间仿佛消失于大众的视野中。好在,《披荆斩棘的哥哥》、大湾区中秋晚会、正在录制的《大湾仔的夜》,还有11月13日21:40将在广东珠江频道首播的《2021粤语好声音——乐队风暴》,一系列节目让大湾区哥哥们的才华和努力被更多人看见。也许,属于粤语歌和粤语歌手的最好时机即将来临。 在《乐队风暴》的录制后台,梁汉文接受了南都记者专访,他期待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二春:“我们是大湾仔嘛,事业有成当然要在大湾区发光发热。”他还用曾出演《齐天大圣孙悟空》中“唐僧”一角自我鼓励:“回到这里,我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取经之路,很高兴让大家可以重新认识我,希望可以继续进步。”我们的歌 | 祈祷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9日《南方周末》)“我是那种不容易被带货的人” 专访音乐制作人张亚东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了,音乐传播的途径也变了,就是你想听什么,随便打开手机就可以。我们那个时候,歌都很少,一年大概就是几十首歌,所以你听不听就这么多歌,现在每一天都有那么多歌。过去一张专辑可以听十年,现在一首歌都很难坚持听完。” “如果总是想着怎么才能让所有人去听你的歌,那是成功不了的,还是要让乐迷发自内心地喜欢,就是他们想听那个歌是因为觉得它美好,这才是乐队或者创作者应该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