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难忘的师生际遇:回忆姜亮夫先生与“楚辞班”

自王静安先生提出用“地下之材料”以“补正纸上之材料”的“二重证据法”以来,学界无不称赞。姜先生则在此基础上又加入“民俗”一项。他不但在讲课中经常强调从民俗角度切入以研究楚辞的重要性,并给我们指定了几种民俗学方面的参考书,而且在《九歌》研究中还引用了大量的民俗资料。

责任编辑:刘小磊

1980年楚辞讲习班十三位学员毕业时与姜亮夫夫妇合影留念。前排从左至右:栗凰、陶秋英师母、姜先生、姚益心;中排从左至右:吕培成、钮国平、黎安怀、姜宗伦、林维纯、张崇琛;后排从左至右:郝志达、丁冰、王延海、殷光熹、赵浩如。

“文革”结束后,高校又恢复了招生。但当时高校师资面临着严峻的“青黄不接”问题。有些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也亟待提高。教育部经过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让一些老专家来带中青年教师,并委托有关高校举办进修班。这种进修班突出了老专家的业务专长,分科较细,针对性也很强。如委托南京大学洪诚先生举办的训诂学师资讲习班,委托中山大学王季思先生举办的戏曲讲习班,时间大致在1979年至1980年间。委托杭州大学姜亮夫先生举办楚辞讲习班,也在这一时期。

1979年秋,姜先生已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但接到任务后还是非常高兴,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任务”,“也许是我最大的一次耕耘”,于是“便打点精神、制定计划、准备参考书、拟定教学大纲,用全力来完成这一任务”(见《楚辞今绎讲录·序》)

1979年9月20日前,十三位学员全部到齐。他们是:林维纯(暨南大学)、郝志达(南开大学)、张崇琛(兰州大学)、丁冰(东北师范大学)、王延海(辽宁大学)、姚益心(华东师范大学)、赵浩如(云南大学)、殷光熹(云南大学)、姜宗伦(昆明师范学院)、吕培成(陕西师范大学)、栗凰(青海师范学院)、黎安怀(贵州师范大学)、钮国平(甘肃师范大学)。由于钮国平1980年复学时再未参加,所以学界便称我们是姜先生的“十二门徒”,而姜先生也经常说我们是他晚年“结的一个大瓜”。

1979年9月24日下午举行开学典礼,杭大一位副校长及教务处胡仲英处长、中文系吕漠野副主任出席。姜先生在典礼上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明确提出“要综合研究楚辞”。而且还指出,这样的研究,“不单是社会科学的知识,自然科学的知识也需要”。并以楚辞中的“兰”为例,劝大家去做综合研究。又以楚国的大吉日“庚寅”为例,说明楚辞研究也还要懂得民俗学。话虽不多,但言简意赅,令学员们一上来就深受启发。

按照教学计划,先生每周讲课两次。一次是在教室上大课,杭大有些的年轻教师也来听;一次是在先生家围坐而谈,我们也可以插话,气氛比较活跃。此外,每次上课前都会发一些辅助讲义,主要是先生的有关文章,有些在课上未能展开的话题便下去看讲义。至于个别辅导,随时都可以进行。

先生还为我们指定了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中,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是人人都要读的;其余五种,即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王夫之《楚辞通释》、戴震《屈原赋注》、刘梦鹏《屈子章句》、姜亮夫《屈原赋注》,再选读其中的二至三种。选读书有十五种,即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胡文英《屈骚指掌》、丁晏《楚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