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选择权属于出资方还是导演?专业标准不能自外于市场规律丨快评
一段时间以来,某些影视剧确有选长得俊俏的小鲜肉或流量明星的现象,说到底是为了动员他们的粉丝来观看,他们的演技不行却又有市场,那说明观众是认可的;若是票房不行,那就说明观众不认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观众的品位提高,影视剧的艺术与专业水准才能提高。脱离观众的需求与品位“片面”提高影视剧的艺术与专业水准,其实不符合市场规律:影片专业水准很高,导演爽了,但观众不买账、出资人亏蚀,也是行不通的。- 01:0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一句一江湖丨那年今日
金庸出生于1924年3月10日,本名查良镛,浙江省海宁市人,1948年移居香港。金庸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亦是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泰斗,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今年是其诞辰100周年。 自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开始至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金庸共创作了十五部武侠小说,他的作品巧妙地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乱世之中的江湖英雄们虽没有身居庙堂,仍心系天下,有傲骨却不自傲,有侠气却不流俗;此外,他还写尽了世间的爱恨嗔痴,笔下的人物至情至性、有血有肉,深深吸引了众多书迷。“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金庸对快意恩仇式江湖的总结,他的许多经典之作被拍成影视剧,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2018年,金庸逝世,享年94岁。其子悼念他时写道:“有容乃大侠客情,无欲则刚论政坛,看破放下五蕴空,含笑驾鹤倚天飞。”几句诗道尽了金庸的一生。 首例影视剧台词声音权纠纷案,孙红雷起诉游戏侵权
暑期档火的竟然是“孟宴臣”,配角吊打主角凭什么?
暑期档中一些顶流的表演,总让人感觉他们是在“军训”,甩不掉偶像包袱,很难真正提升演技,也不可能成为大众认可的演技派,剧集也就沦为“粉丝剧”——不可能成为全民爆款。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为什么影视剧的配角会吊打主角。《碟中谍7》上映当天好莱坞大罢工,是巧合吗?
“导演编剧似乎无法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于是只能一股脑儿地拍摄,一股脑地放进影片里。” “近年来好莱坞的大制作影视剧,很多都制作精良但是故事冗长、缺乏新意。”影视剧配乐的诞生:管弦乐队、彝族山歌、冷门乐器……
从冒险游戏到末日生存图景:《最后生还者》做对了什么?
他们更想让观众能够体会到,死亡的是某个活生生的人,而非仅仅是屏幕上的某个像素点。《黑暗荣耀2》爆了,韩剧为什么爱复仇?
复仇影视剧的勃兴也与韩国本土的创作倾向相关,复仇一直是韩国影视创作的重要母题。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为什么韩国影视创作热衷于复仇题材。演员沦为“演贝”,配音到底有没有必要?
近年,影视剧中的配音问题引发不少风波。最近大火的古装剧《苍兰诀》,王鹤棣的表演有不少突破,也赢得了极高的人气,但剧中并未使用演员原声而是配音;近日热播的《请君》,“任嘉伦原声”登上热搜,任嘉伦的古装一向不错,但很少使用原声台词,这次他敬业地挑战了原声,却换来了网友吐槽,表示原声效果远不如配音。 为什么现在的影视剧越来越离不开配音?配音对影视作品到底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面对外间对影视剧配音的种种争议、质疑,我们应该怎么看待配音演员这个岗位存在的重要性和不可缺性?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广东本土几位专业的配音演员和配音导演。他们不但回应了相关争议话题,还透露了不少专业配音演员生活的日常。《天才基本法》书粉剧粉大吵架,小说改编的边界在哪儿?
《天才基本法》改动了小说大概50%,有些影视剧改编幅度高达80%,效果却不一定差,比如《大话西游》“魔改”《西游记》,《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相似度30%都不到),但同样口碑不俗。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小说改编影视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