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溢油须摆脱“中国式赔偿”困境
中国式事故赔偿——将越权、司法缺位、信息不透明等“戏码”全套上演,最终导致利益受损者得不到公正,沦为问题解决的“钉子户”。康菲渤海溢油事故就是这类“双输”悲剧中的一个。要避免全盘皆输的局面,唯有讲一点常识,讲一点法治,无他。蓬莱19-3油田获准复产 赔偿方式遭质疑
2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发布公告称同意康菲中国逐步恢复位于中国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的生产。2011年6月,该油田发生溢油事故。为此,康菲出资10亿元用于养殖渔业、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还要与其在该油田的合作伙伴中海油共计支付16.83亿元进行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对康菲提供的10亿元赔偿,有部分受溢油事故影响的渔民的代理律师认为可能不足以弥补渔民损失。跨国追索“康菲”路
为康菲溢油事故污染所累的中国渔民们,最近获得了在美国法院起诉康菲石油公司的起诉书编号。过去一年里,在中美两国律师的推动下,他们决意踏上跨国追索路,沾染着渤海油污的双手,第一次敲击美国法院的大门。渤海肇事油田复产倒计时
在未公布溢油量、赔偿依据的情况下,国家海洋局宣布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取得了重大进展”——康菲和中海油总公司将总计支付16.83亿元赔偿金。加上年初农业部的13.5亿渔业资源赔偿协议,蓬莱19-3溢油事故其官方索赔以30.33亿的价码了结。随着官方索赔尘埃落定,被勒令停产近八个月的蓬莱19-3油田,复产已无悬念。道达尔天然气泄漏 北海溢油痼疾难改
发生在英国北海海域的道达尔天然气泄漏事故,虽然溢油(气)量比2010年墨西哥湾事故少得多,环境影响较低,但它却再次放大了已被开采数十年的北海油气田发生溢油的风险。【空头支票】康菲中国
康菲以10亿元行政赔偿彻底取代原先承诺的赔偿基金,亦变相将非法律诉讼的赔偿总额限定在了10亿元。康菲中海油收到应诉通知书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月10日晚发布公告表示,其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1月10日收到了天津海事法院发来的《应诉通知书》。康菲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在1月10日晚表示,康菲公司也收到了天津海事法院发来的《应诉通知书》,暂时没有进一步的回应。中海油同意康菲封堵方案
9月12日,中国海油宣布,已经对康菲中国的泄压方案和封堵方案进行了批复。在泄压方案中,康菲中国将开启部分井从地层中排液,以减轻地层压力。该方案将被逐步实施。在封堵方案中,作业者将在B和C平台区域对6口井进行钻井和其他相关作业,作为封堵溢油源的进一步措施。康菲在中国异化了?
如果惯例是作业者负全责,那“我们自己的”中海油确实没有责任,这大概是“我们自己的”央视对“我们自己的”中海油放过而对“外人的”康菲中国公司穷追猛打的理由。渤海溢油事故追踪之五:渤海溢油,人祸所致
肇事者是在偷换概念,还是另有他因?为何一再封堵,却屡现新溢油点?七部委联合调查组将给出怎样的事故调查报告?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渤海溢油人为因素特征逐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