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股走强,居民电价会上涨吗?
按照进一步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要求,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 居民电价调整地区都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发展不足、需求增长与供电能力不匹配以及电力公司主营业务亏损压力增加等共同难题。 工商业电价调整居多,主要着眼于优化峰谷价差时间段,力求扩大电价差异,以价格信号引导用户主动削峰填谷。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
-
兔崇拜漫话:玛雅人也认为月中有兔;“白兔捣药”竟是中国首个商标
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商业商标,就是宋朝的“白兔捣药”牌铁针,商标上注明“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兔子形象也伴随和见证了宋代工商业和市民社会的崛起,成为第一件商业商标上的著名符号。 -
重构向上向实向善履责路径——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2021)解读
2021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遭受挑战的一年。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影响;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失业和贫困等全球性问题的威胁不断加剧,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工商业组织已经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2年CEO调研报告》显示,51%的全球受访者将可持续发展视为未来两到三年的最大挑战;在中国,52%的受访CEO持同样观点。 逆境之下如何突围,考验着企业的战略眼光和能力,也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即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该如何看待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2019年8月181家美国顶级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商业圆桌会议”上联合签署《公司宗旨宣言书》,提出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到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在全球渐成主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具有战略性,越来越关注实质性。 2021年,推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顶层架构更加完善: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增加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应当在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义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公司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国家鼓励公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公布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旨在更好推动中央企业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在中国,履行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 -
死去的忠臣义士成为一座城市的保护神:城隍文化为何盛行于上海、广府等地?
随着宋明以来民间社会和商业经济的发达,以城隍庙为中心的民间社会、商业、节庆相混合的文化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明代以来形成了以城隍信仰、商业交流、民间表演等为一体的新年城隍庙会,更是见证了民间工商业社会的发展。 -
西方文明不是“农耕文明”?
以工商业立国的这个“西方”形象是很晚才出现的,自古以来的西方传统和东亚差别不大,都是以农立国,航海和贸易的重要性相对来说是次要的。 -
崇祯时代的瘟疫:观察古人认识与应对疫病的一个窗口
仅从统计数据上看,明清两代瘟疫暴发次数最多,这里面固然有距离现代越近的朝代,历史文献档案保存越多越完备的因素,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以来人口不断增长,工商业不断发展,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密度不断增高、流动性不断增强,而公共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必然结果。 -
日本首相致信习近平的背后
由日本政坛重量级人物二阶俊博率领的3000人“日中观光文化交流团”,于2015年5月20日起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约一周的访问。三千名团员来自日本各地,包括多名地方知事、国会议员以及工商业巨头。此外,二阶俊博还携有日本首相给习近平的亲笔信。其意义显然绝不止于“观光”。 -
深圳如何“变”出新的工商业用地
在掌握了“工业用地改造”和“土地整备”这两大产业用地资源之后,对于人口密集的城中村,深圳得以放缓脚步,尝试引入更多元化的力量,修正深陷于开发商和村民“拆迁博弈”的改造模式。 -
澄清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
有一种政治话语,说1949年前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和向中国出口商品,是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这是把正常的FDI(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污名化了。这种逻辑被推到极致,就是搞自给自足及闭关锁国,自绝于市场经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