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社会的基石,是大爱无疆还是爱有差等?
爱有差等,才是文明社会的基石,家庭制度和私有财产权,就是爱有差等的产物。讲究爱有差等,不是说要冷酷的自私,拒绝对陌生人有恻隐之心。恰恰相反,正因为爱有差等保护了人们最关心、最重视的人,以及相应权利,以及一层层有序的边界感,才能培养出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君子,才能将在小共同体内养成的美好品德,一层层向外拓展、流溢给陌生人,共同构成文明社会的温度。 -
原始儒学与传统文化的本源:食肉还是吃素,武德充沛还是文雅精致?
先秦贵族文化和原始儒学,本身就既狩猎,又推崇吃肉,甚至从不回避血祭、割牲这些不太小清新的活动。孕育了原始儒学“大人君子”的文化,恰恰应该吃肉和充满生命力。明清以后那种推崇吃素,并将其尊之为“正统传统文化”或高级修行的趣味,某种程度上其实印证了王夫之的那句话:“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 -
从“傩”到乡饮酒礼:孔子尊重“乡”这一社区自治共同体
孔子参加“乡饮酒礼”,本身就是在参与当时一种“社区自治”的议事活动。在周代“乡遂制度”下,“乡”本身是一种城堡内及其周边国人、士这一等级人群所处的社区组织。在社区组织内部,除了血缘共同体的宗族之外,还有以基于地缘共同体的“乡”为单位的公共议事,带有社区自治的色彩。 -
季氏将伐颛臾与封建秩序: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主张平均主义吗?
“丘也闻有国(邦)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很多人理解此处,都误以为孔子希望搞平均主义,在经济领域搞“社会平等”、财富再分配。实际上,孔子的这句话,前提就是对“有国(邦)有家者”之间的关系来说的,针对的是诸侯与世卿贵族之间的关系。对于诸侯和世卿贵族而言,最重要的是均衡的政治关系:既不能是君权扩张,压倒世卿,也不能是世卿扩张,架空诸侯。诸侯、世卿之间的均衡关系,就是孔子主张的“均”。至于“寡”和“贫”,也都是针对诸侯、世卿关系来说的,意思是就算资源少,但只要安定就好,比杀来杀去,破坏了封建时代的不成文游戏规则强。 -
孔子维护小共同体、封建习惯法与“古老自由”,反对聚敛之臣
领主对于税赋与劳役的使用量,受到严格古老习惯与契约的约束。 -
从“思无邪”到“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评诗、论诗,让儿子学诗
《诗三百》的内涵,却可以无穷无尽,其原因就是因为周代封建贵族引用《诗》,在礼仪和外交场合,都是采用一种“断章取义”的方式。 -
用庖丁解牛教人如何养生——谈谈庄子对生死的看法
具有复杂的身体结构的牛象征着复杂的现实社会,解牛的刀象征着人的生命,而庖丁、良庖、族庖则代表几种在保养生命方面具有不同层次和境界的人。庖丁解牛的故事叙说的是如何在纷繁复杂、处处危机的社会中善待自己的生命。 -
孔子为何不与没礼貌的发小绝交?谈谈春秋礼崩乐坏与早期儒道关系
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对这些自放于礼法之外的隐士,具有一些“理解之同情”,愿意聆听他们发出的信息,但却不能同意和接受他们的观点。逃避、戏谑、嘲讽、隐藏,都可以得到理解,并且也具有某种观念的批判性,但这些却不能解决真正的现实问题。 -
孔子对狩猎的态度,背后是低烈度战争文化与封建习惯法
战国时期一些君主搞出禁苑,杀麋鹿如同杀人之罪,这就是贵畜而贱人,一直遭到原始儒学的批评。理解孔子捕鱼、狩猎的态度,就需要回到古老的封建习惯时代,而不是像后人多引用佛老去理解。 -
孔子认为贫穷是美德吗?“颜回乐处”重在困窘中有一颗坚毅的心
在孔子看来,富贵并非坏事,贫穷也并非美德。如果富贵可以获取,“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但如果不能获取富贵,则可以“从吾所好”。颜回的美德,并非在他的贫穷。颜回以“孔颜乐处”的方式守住了贵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