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被“爆头”,以色列警方为何拦截葬礼游行?
当时记者采访团不管是服装还是身上所带的牌子,都非常显眼,且记者周围并无武装人员,“专门针对记者的可能性很大。” 到底是谁开枪?开枪的目的是什么?目前巴以双方各执一词,互相指责,仍然没有确定的答案。- 02:17
杀了那个女记者:巴以冲突何时了?
把时间带走,把切尔诺贝利留下
对我而言,寻找和理解切尔诺贝利的旅程,是从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开始。这本看起来并无太突出文学性和技巧性的口述,动人之处全在于灾难面前的真实人性和惨痛历史。男人与女人的战争
人贵自知,女人想了解自己在今日社会的处境,要读的书不是《红楼梦》《倾城之恋》或者《安娜·卡列尼娜》,而是美国女记者斯奈德的报道文学新作《没有明显的瘀伤:对家暴的无知足以致命》纪果庵和潘柳黛的一段师生故事
潘柳黛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活跃于南京、上海的女作家之一,但不管作品、文学声誉,都无法和张爱玲、苏青匹敌,当时除了一些采访报道、散文、小说外,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很多文章说她和张爱玲、苏青、关露并称为上海四才女,其实是无法“并”起来的,关露属于前辈作家,三十年代就有了名声,而1944年之前,潘柳黛甚至还算不上女作家,确切地说,不过是偶有创作的女记者而已。公开信是公器私用吗
2016年11月27日凌晨1时许,北京某媒体女记者段某,在朋友圈和微博发布男朋友记者潘某“婚前出轨”的消息,表达轻生念头。2时许,段某从安徽合肥一处住宅楼11层的楼道里跳楼身亡。几天后,一些媒体人撰写的《200余媒体人致安徽广播电视台台长公开信》,在网上公布并传播,认为潘某“道德品质败坏”“完全丧失新闻记者的基本道德底线”,要求安徽广播电视台“尽快查明事实真相”并将潘某“开除公职”。这些媒体人是否涉嫌公器私用?新闻的意义
坚守的传统媒体人依然在证明:关注人类的困境,而不是淹没在现实的碎片中,才是新闻永恒的意义。【手记】美女记者炒金公司卧底记
转换身份,警惕危险,接近高层,获取情报,为揭地下炒金公司的骗局,刚刚踏出校门的南周女记者孤身卧底。她说,在那段时间里,每天起床都要反复叫自己的新名字。“知道”让你跟随美女记者重返刺激惊险的炒金公司卧底过程。【手记】85后中国女记者闯巴格达
女记者在巴格达活动,危险与特权并重。危险就像是雨水,不知何时打在身上:汽车炸弹、绑架、党派仇杀……不戴头巾的外国女人,特别容易成为袭击目标。那天晚上,我经历了距离最近的爆炸,也看到了最美的巴格达。忍者神龟
城市需要英雄来拯救,黑暗降临纽约,大反派施莱德和他率领的异族用铁腕压制一切,从警察到政客都被其所控制。神龟们和无畏的女记者爱普莉尔以及聪明的摄像师菲诺通力合作,摧毁施莱德的恐怖计划,让这座城市重新恢复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