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辛冠洁先生和他没有实现的学术资助计划
所谓的“国学热”,我认为就是学术界有些人太穷了,想尽办法要把国学变成自己的存款。综合消息:与中国同行,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多国学者热议习近平主席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贺信
用历史的眼光看国学
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文化热之后,近年又掀起了国学热。怎么看待儒家的“重新出场”
19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已持续近二十年。有人对此忧心忡忡,觉得儒家出场,违背自由与文明的现代趋势。有人则不然。思想竞争是国之大幸,无论何派何系,清晰阐述自己的主张,心平气和地对话,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动力。中西式管理的碰撞:国学派 VS“up or out”
现如今管理学上有两股主流的思想:一种是基于国学热而演变而来的,以曾仕强教授提倡的“中国式管理”哲学思想为代表的“国学派”,另一种则是以风行西方国家多年的“up or out”管理思维为核心的“西方派”。孔子的价值与国学热
所谓复兴,只不过是一张通行证。那么,今天倡导国学,我们的新酒在哪里?它有什么样的芬芳?“新星号”沉没背后,俄罗斯华商的痛苦与梦想
在这种动荡的经济环境中,远赴俄罗斯的中国商人现状如何?他们怎么看待眼下这场金融海啸对俄罗斯以及当地华商的冲击?前几年被很多中国学者热捧的、认为比中国改革更具有后劲的俄罗斯改革路径,到底是不是一个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