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投资核酸检测公司,牵出一段国企混改往事
大量民企负责人通过混改进入国企并担任国企职业经理人,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 国企混改对民企的选择更多是财务性投资,而非质量性投资,没有更多上下游合作的考虑。 成为国企高管后,时春梅和巩振立并未停止对外投资私人企业,并且与国企有业务重合。地方国企加速混改,大幅弥补财政收入
以天津市为例,由混改等国资经营带来的非税收入,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近1/3。2019年非税收入776.1亿元,增长61.2%。国调基金:左手投资新兴产业,右手解困国有企业
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国调基金大致可分为两个。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国调基金一方面投资产业升级、完成新兴行业战略布局,另一方面则大量参与国企混改,为国企脱困“降杠杆”。国企混改,究竟改什么?
混改背后涉及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国企混改的核心。过去“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监管方式,被普遍认为效率低下,捆住了国企的手脚,甚至形成了中国式的内部人控制。基金搅动地方国企大混改
基金和银行贷款不仅是股权和债权的区别,更大的区别是,基金可以提供这轮国企混改需要的管理、技术以及人才等。从企业的性质看国企“混改”
混改的标准不是“混”,实际上在此次混改之前,上市国企的股权已经实现多元化了,也即已经满足了“混”的要求。国资为何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2017年波澜不惊的举牌潮中,有8家上市公司的举牌者为国资背景,其中大多为地方国资,这在以往的A股市场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