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歌刘涛陈龙的“特别节目”:“环保不只是到远方捡垃圾”
“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能觉得环保与我很遥远,但环保并不只是到远离城市的地方捡垃圾。”胡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在最后的成片里,向人类乞食的“网红狼”拍摄素材被舍弃。人类投喂野生动物会影响动物健康,削弱动物自然觅食的能力。 反对娱乐作秀,节目组镜头聚焦的是专业的科研人员、环保机构从业者,以及大量生活在高原、牧区、热带雨林的原住民。 -
“一场展会诞生一个垃圾场”,会展变绿难
千变万化是木制展台的优势,但到废弃时,则成为劣势。超强的“私人定制”使得这些展台的华丽只能展示一次,闭展后即成为垃圾。 与国内展台追求炫丽、气派的理念不同,单调简约、循环再用的展位辅以一些轻量化的装饰物,已是境外会展的主流风格。 据成都绿色会展新经济创新中心不完全统计,2021年成都展览产生了约7万吨搭建固体废弃物。如根据《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将成都市的展会垃圾产生量推导至全国,意味着年产生94万余吨垃圾,足以让全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上海老港固废基地连续工作三个月。 -
瀚蓝环境总裁金铎:面对投资热潮,环保企业要分清诱惑和机会
在没有见到数字化的收益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去投资。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没错,固废、能源、供水、排水四大业务板块,都已经尝到了数字化的甜头。 PPP和EOD的商业模式是好的,但是有的项目被包装过,拆分后其实不符合PPP、EOD的逻辑,被包装过的糖衣所诱惑,跟风进入,外部环境一变化,就遭遇滑铁卢了。 环境服务支持社会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民生刚需,我们相信,在经济大环境向好的未来,政府将更加重视环境服务,行业的应收账款压力也会有所减缓。 -
环境部: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治理为今年重点工作
“新污染物的英文用词为‘Emerging pollutants’,‘Emerging’是进行时,说明新污染物可能还会不断增加。” 2022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在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污染物治理,将成为今年固废监管重点工作之一。 -
仅一企合法取黄河水,大量污水去向不明,宁夏一工业园被中央环保督察通报
“如果只是个别企业没有取得合法手续,我们把它停掉容易,如果整个园区都因为水的问题关停,确实很难下这个决心。” “地方拿到多余的水指标后,相当于一个无形资产,既能给农业技改项目留后路,也能为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留空间,在财政充裕的情况下,更不愿意卖了。” 为处理企业偷排至管网的工业废水,平罗工业园管委会甚至违规用污水洒水降尘。仅2021年2月至6月,园区管委会就将七千余吨管网污水违规用于固废填埋场洒水降尘。 -
49.8万吨!最大宗“洋垃圾”走私案固废全部退运出境
2020年6月,天津海关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开展“蓝天2020”专项行动第一轮集中打击。 -
原材料疯涨,制造业抓狂
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增强,价格变动并不完全反映供需变化,更反映了全球货币供给变化。 除了原浆外,造纸厂还要回收废纸,做成废纸浆后进行加工。但禁止固废进口后,国内废纸回收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铁矿生产和贸易的集中度高,其定价不仅取决于供需平衡,还涉及产业利益分配。只要钢材处于暴利状态,(原材料)铁矿即使过剩,也会撑着不跌。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25日《南方周末》) -
中国拒收“洋垃圾”后,他们去国外处理垃圾
中国固废行业历经了螺旋式发展:早年企业从国外学技术,然后在国内“打怪升级”提高技术,再出海参与竞争;如今加持了国外的环保理念和管理经验,许多企业又将目光回收:随着“限塑令”、垃圾分类的推进,国内回收市场仍然是一块“大蛋糕”。 出海经验也让国内企业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如果要加大回收效率,需要回归产品源头,优化上游设计,“在生产的时候就考虑未来怎么回收”。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
“洋垃圾”全球版图变革:出口国自救
2021年,中国对“洋垃圾”彻底说“NO”,自2017年中国发布“洋垃圾”禁令以来,被迫“接盘”的东南亚国家也开始拒收洋垃圾。 欧美等垃圾产生国不得不考虑将固废业务的重点从贸易转为回收,升级本国的回收体系、担起处理本国垃圾的责任。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再生企业也开始到废料的来源地设厂。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14日《南方周末》) -
“限塑令”升级,固废法修订:从吸管开始,告别“一次性消费文化”
经历一波波国外禁令冲击,有的企业早已布局转型,有的只能被动接受。新“限塑令”公布的第二天,钟南山院士宣布新冠肺炎“人传人”,疫情耽搁了新“限塑令”的传达。 新固废法还增设了信息公开条款,要求商场、电商和外卖快递企业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 “核心的问题是一次性用品和一次性的消费文化”,不改变这点而仅寻求材料替代,不管可降解与否,还是非塑料材质,根本上只是“把一种一次性变成另外一种一次性”。 (本文首发于2020年5月14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