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漫游者:在北冰洋追踪北极熊
北极熊居无定所,一年内的活动范围在3500平方公里到38000平方公里之间,流冰可以让它们移动到更远的地方觅食。 因纽特语对北极熊的一个称呼是“pisugtooq”,意为“非凡漫游者”。它们终身漫游在无边无际的冰原,能走很久、很远,但如果未来海冰消失,北极熊将往何处去?穿越西北航道,与因纽特人相遇
西北航道位于北极圈以北800公里,距北极点不到1930公里,全长14000公里,每年仅通航两三个月,是世界上最险峻的航线之一。因纽特人与西北航道每一段航路的打通都息息相关。 每个中国女性乘客都收到了因纽特妇女送的串珠饰品,我在义乌商贸城见过大批即将出口的彩珠,这微妙的巧合让我怀疑她们的饰品也是用义乌货制作——2万年后,同一批祖先分散两地的后裔以全球化为契机,相遇、相连。北约欲群殴俄罗斯,新围剿战打响了?丨智库视点
北约在欧洲举行的“北欧响应2024”演习,是实战化模拟与俄罗斯发生武装冲突的场景,这种在俄罗斯与北约接触线附近举行的演习,正在加剧紧张局势,增加发生军事事件的风险。 北约成立之初,只有一个成员国挪威与俄罗斯接壤,波兰在1999年、波罗的海三国在2004年先后加入北约后,北约和俄罗斯陆地边界增至约1200公里。芬兰与俄罗斯陆地边界超过1300公里,现在,北约与俄罗斯陆地边界长度翻倍。 这将使得美国北约和俄罗斯的对抗,趋向多点全方位,进一步加深美国和俄罗斯的矛盾,北约和俄罗斯的对抗。- 01:26
中国旱极连续三年变雪海,沙漠为什么会下雪?
塔克拉玛干沙漠已连续三年出现大范围降雪,沙漠变雪海的美景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高海拔地区变暖,更多冰川融水进入沙漠提供水汽;西风急流减弱,北极强冷空气更容易南下,也有利于观察到积雪。 极端降水对沙漠地下水源的补给作用不大,还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这也是空气含水量和大气系统位置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保暖黑科技,“北极熊毛衣”强过羽绒服丨科创要闻
天冷,穿什么才保暖?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带来一项新选择“北极熊毛衣”。它不仅仅与羽绒一样保暖,而且比羽绒服更轻薄耐用。- 00:53
北极光:极夜中的极致绚烂
近日,这片极夜下的“白色”世界,极光的极致绚烂一览无遗。 官方通报“北极鲶鱼”事件:深圳市原交通局货运管理分局局长钟庚赐被开除党籍
“极地放大效应”下的植物进化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地放大效应”为北极植物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气候变化观察视角。北极气温高到可以穿短袖,我们能在日常中做些什么?
你或许会发现,原来低碳离你的生活很近。- 00:49
诗译英法唯一人丨那年今日
2023年4月18日是译界泰斗许渊冲诞辰102周年。他自称“诗译英法唯一人”,毕生翻译了180多本中英法文著作,曾获得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2021年,许渊冲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