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实,也“看到超出表象的东西”:《人民文学》与一个国家的七十年
《人民文学》也伴随着整个开放改革的年代。复刊之后, 《人民文学》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时代的文学作品,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刘心武的《班主任》、何士光的《乡场上》、王蒙的《春之声》、高晓声的 《陈奂生上城》和北岛的《宣告》等。多多:血与水晶的乐器
中国当代诗歌最强劲的书写者和源头性的诗人,不是后来的北岛、顾城,而是早慧的多多。连接·共生 2017年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圆满落幕
当文化与付费不再是大雅与大俗的分歧,北岛和朋友们开始上诗歌课;当历史与流行不再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一封封陌生又熟识的信让我们看见了历史的真容;当科技与图像不再是两个独立门派,二维码的未来也不止于付款加好友看H5,互联网的力量已穿透了时间和空间,在2017年连接万物;万物被连接起来,交互供养,扶摇生长,彼此连接·共生。我的秘密王牌(7)
【诗歌课】自由
在我的小学生练习簿上/在我的课桌和树木上/在沙上在雪上/我写下你的名字/在所有读过的书页上/在所有空白的书页上/石头、鲜血、白纸或灰烬/在我透明的忧伤中
是的,昨天
五色花
“我不怕世界,可是怕你……”
1993年10月8日,诗人顾城与谢烨在新西兰怀希基岛(又名激流岛)双双殒命。2013年10月,顾城去世20年前夕,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多位顾城生前友人,他们的回忆和不断发现的文献史料逐渐还原了诗人的生活和精神轨迹,以及悲剧形成的原因。【《随笔》精选】亲历者的红卫兵记忆
为数不少的北京四中学生,恰恰是在红卫兵穷形尽相地侮辱、殴打其作为阶级敌人的家人时,萌生了极其强烈的超越阶级、政党与意识形态的人类基本之爱,原本试图摧毁的亲情,反而在畸形的暴力中被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