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5
乔叶:虚构塑造的真实感很迷人
我觉得(小说)写作首先是情感,你什么样的理念,或者说包括这个小说被各种说是乡村振兴什么的,概念性的那些,都是后期总结的。但其实个人来说最朴素的出发点,最大的内因动力就是感情,我始终是这么认为,就是感情。所以我其实写这个小说的时候也经常哭,写我那个《最慢的是活着》的时候也经常哭。 我是一个特别野生写作的作家,没有人告诉我是该怎么样去写散文,那我就那样写,然后报纸和杂志都很欢迎,那就大量地写了好几百篇。所以其实是,早期写的是一个很潦草的,很幼稚的一个小小说训练,以散文的形式发的。后来我真的开始职业写作,我觉得太迷人了。因为它虽然是虚构,但是前提是你的虚构要强大,就是博尔赫斯说的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就它这个强大的虚构产生的真实,和你就是说从真实到真实它的力量感是很不一样的。我们看到比如说看《红楼梦》,然后你看《百年孤独》,然后看那个《霍乱时期的爱情》,看《金瓶梅》,他们其实都有这种说,强大的虚构产生的这种力量感,是要抵达一个更深的、更大的真实感,就这个太迷人了。 -
决赛获胜只得亚军:U17篮球比赛让人看不懂丨快评
在青少年比赛中引入身体素质、技能等因素计算名次,初衷或许是引导参赛队伍更注重体能和技术训练。但让观众很难理解。这到底是否科学?是否能解决中国篮球后备力量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解决的问题。 -
李静:诚实的写作必通向光亮
“好的作家不会在笔下呈现一个他认为‘应该’的世界,而只是出于他敏感而真实的天性,运用训练有素的技艺,对败坏和更新这个世界的力量作更清醒、丰饶而个性的刻画。呈现的世界,光谱也会比较丰富”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俄罗斯如何急召30万“有战斗经验的人”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动员令是俄罗斯二战后首次发布军事动员令。 “自苏联解体后,目前的俄罗斯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刻,面临一个十字路口。” 多年来,俄军的理想规划是,将军队全部改成“合同兵”,以建成“人数相对不多、机动的、装备现代高效能武器、训练有素的职业化武装力量”。然而,现实“总是很骨感”。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29日《南方周末》) -
苏炳添王嘉男背后的田径名帅兰迪老爹
“我的基本理念是先训练动作,然后再加强动作。在你开始强化它之前,先建立一个技术模型,否则运动员就只能依赖于力量”,“如果没有训练心理学和生物化学这些科学知识,你不可能创造一个全新的训练体系,这是基本常识”。兰迪·亨廷顿用这样的理念帮助自己的中国弟子实现了“他们自己都不敢想象的目标。”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力量训练或许比跑步更有助睡眠
-
对话冬奥骨科医生:“最优秀运动员也会出问题”
高山滑雪场地更加复杂,受伤概率更高,伤病类型更复杂,所以医疗保障难度也更大。之前的统计数据是高山滑雪运动员受伤比例是15%,技术服务人员受伤比例是20%,实际冬奥会期间高山滑雪场地每天基本有10个人左右需要医学救治。 因为赛道冰面特别滑,我们需要穿上冰爪才能在赛道上行走,对受伤较重的运动员进行救治。这个冰爪训练非常严格,因为医生摔倒不仅自己受伤,还可能引起受伤运动员的二次受伤。 滑雪和滑冰运动还是相对危险的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反复练习基本功,通过每个雪季的积累就能驾驭这些运动。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个人)有其他运动基础的,(逐渐)具备了不错的核心力量、平衡柔韧能力,大众的冰雪运动一定会蓬勃发展起来。 -
专访中国雪橇队首位中方教练武大伟:从零开始,又临断档
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中国雪橇队,获得团体接力第12名。四位平均年龄不超23岁的小将,都在“雪游龙”赛道上滑出了自己的最佳成绩。 “雪橇是车橇三个项目中难度最高的。中国雪橇队成立后第五周,我们到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场地训练,雪橇运动员只能从青少年起点出发。” “雪橇队出现了断档情况。现在A组运动员的水平能够参加奥运会了,B组运动员的滑行机会还很少,有的年龄还偏大,不能真正成为坚实的后备力量。” -
快评 | 中国田径崛起东京奥运,科学助力竞技体育
“科研型教练”以“冠军模型”为指导,通过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订个性化训练方案,助力运动员实现突破。这是科学的力量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体现。 -
俄专家称俄战略核力量“老当益壮”:至少还能再服役10年
客观评价近日俄军举行的进攻性战略力量指挥训练结果后,可以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参与作战训练发射的战略核力量武器“都不是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