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取消“小四门”:减负背后的选拔逻辑
此前,文科综合优势好的学生在中考也能脱颖而出,但现在就不太可能了——现在更倾向于选拔理科特别好的学生。“那些数学和物理差的学生也只能硬着头皮学,因为别无选择。” 很多学生在初二下学期将地理和生物考到高分,就无需再备考小四门里的历史和化学。而不考,就意味着不学。陈志文强调,这对科技人才培养带来很大隐患,只是现在还没显现出后果。丙类医保目录年内发布,让患者用到更多好药
在丙类目录的落地过程中,还需要匹配规范化的商保特药服务,如商保找药、用药、直付服务,通过平台级的解决方案,让患者没有用药的后顾之忧。 “‘老药’集采省下来的钱80%用于创新药,自助餐没有降档,而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老菜品批量采购,且增加了很多新菜,集采充分发挥了减负担、腾空间、促改革的动能转换作用。”苏州再提作业熔断机制,让孩子早点睡觉难在哪?
所谓“作业熔断机制”,即小学生至晚上9点20分,初中生至晚上10点,高中生至晚上11点仍未完成作业的,可以停止做作业,及时就寝。第二天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未完成部分无需补做。 作业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地削减作业量。“首先应该对考题研究到位,然后提升课堂效率,最后才是精简作业”,如果没有做到前两点就砍掉作业量,“成绩肯定是上不去的”。教育局致信家长推“作业熔断机制”:如何从本源上给孩子减负?丨快评
有一个事与愿违的做法与看法,以为课程与考试难度越低,学生负担就越轻。 真实逻辑正好相反。在课程与考试难度降低之后,大量刷题变得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刷题竞赛,卷得飞起;由此导致考分不再是正态分布,高分大量、高比例地集中于头部,造成考试区分度下降,真正天赋异禀的孩子也难以被识别与筛选出来。中国的教材为什么普遍有“防自学机制”?
对于中小学教材的防自学现象,又有了新的推动原因,那就是减负。为了防止中小学生近视,现在的教材的字号较大、行距较大,再加上还有减少学生书包重量的负担,限制页数,教材内容就只有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很多知识点删掉之后,考试还是要考,这就只有靠老师来教,仅仅依靠教材去自学,就难以完成学习目标。 于是,一边教材减重,一边教辅增重。其实,还不如都写进教材中。温儒敏:语文教材编写很难超越所在的时代
“减负”也不见得只是教材的事,不少家长恨不得让孩子在娘胎里面就开始认字,搞什么“胎教”。这是一种弥漫性的社会焦虑,投射到教育问题上了,成了“集体无意识”。 教材不是私人著作,是公共知识产品,要在社会上大面积使用,必须寻求社会的共识,考虑社会接受的程度。 教材不是单纯的美文汇编,要照顾到时代风气等很多方面,任何教材都不可能超越它所在的时代。剑指传播指数排名,中央层面年内第五次通报形式主义|时政周报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34523起。 广东省副省长林涛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前8个月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同比下降25.7%。 正部级官员李微微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一周时政新闻回顾(2024年8月31日—9月6日)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答记者问
中国学生一周学习时间几乎全球最多,分数不应是唯一目标
“中国学生一个礼拜用于学习的时间,几乎全球最多。”刘坚说,中国学生一周有55到57小时的时间用于学习。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处于全球中等偏下水平”。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就没当过主人,到社会上之后怎么期望他能成为社会的主人?”政务新媒体洗牌,5年后再现关停潮
2019年,出现过一次政务新媒体“关停潮”。这一轮关停,除常态化监管外,还和基层减负、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相关。 在整合清理政务新媒体账号的过程中,济南市章丘区明确,必须由在编工作人员负责政务新媒体的日常运维管理。 “账号开设时比较方便,上传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就行。但注销时设置了很多障碍,非得要提供主管部门加盖公章的文件。”此前,有账号历经半年才注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