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层的养殖场: 农业变工业、资本替代土地
养猪上楼有很多管理上的好处。对员工来说,操作距离更近,平面变立体、远近变上下,工作时要走的路减少了,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管理也更方便。对企业来说,能更好进行防疫管理,可以更方便地把病菌挡在外面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27日《南方周末》) -
“猪贩子”当网红,这门生意正在改变
各大猪企卖猪实行竞价机制,各家都开发了自己的线上竞价平台,猪经纪人需要参与竞价才能从企业购买商品猪。 规模化养殖直接冲击了原有的猪经纪人模式。大型养猪场不再需要行户从中撮合介绍, 只有能提供运输服务的贸易商留存下来。 “我们洛阳这边有不少猪,你能过来收不?我看你抖音现在弄得有点气魄。”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17日《南方周末》) -
猪仔震动金融圈: 企业因水污染被告,银行要担责吗?
一家养猪场被环保组织发起环境公益诉讼,给该猪场贷款的两家银行也被列为共同被告,“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第一案”引起金融圈关注。 2021年12月,一审判处企业存在水污染事实、承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但对银行的诉讼请求被驳回。驳回的直接原因是污染行为和贷款发放没有时间交集,而背后的难点还在于,我国暂无银行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虽然本案并未判决两家银行承担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但仍然具有意义,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此案的判决书最后强调,被起诉的两家银行“应当通过本案提高思想认识,有效开展绿色信贷”。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23日《南方周末》) -
能繁母猪量不足,规模扩张拿地难:中国养猪规模能达到20亿头?
“要是不盈利,各大企业投入生猪产能的积极性一定会下来,将来就会有一些猪场盖到一半就扔,没人管了。” 尽管用地政策在不断放宽,但生猪养殖企业用地难的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在人地资源紧张的南方。 “现在养猪的决定性因素,就是非洲猪瘟的防控。”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
猪价“拐点”真的来了:11月环比跌逾13%,养猪企业暴赚或告终
本轮生猪价格的高位回调,起始于东北、华北地区,后开始向华东、华南地区传导,其中下跌时间点最晚的华南也已经于上周开始回落,而这将直接作用于各家养殖类上市公司的四季度业绩。 -
养猪挺进大东北
“南猪北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南方环保政策收紧。包括天兆猪业在内的大型养猪企业,纷纷开始“南猪北移”。据不完全统计,至少8家上市猪企宣布了该项计划。 -
养鸡养猪如何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深居广东西部一个小县城里的养猪养鸡企业,为什么能成为创业板乃至整个深市市值最大的“巨无霸”?创始人早年留下的“企业性格”、全员持股制度以及对技术进步的重视,成就了它的财富神话。但现在,它遭遇了新的问题,包括环保红线、土地瓶颈等。 -
暗访黑市“瘦肉精”
记者暗访发现: 一种不被公众熟知的新型“瘦肉精”潜伏于某些企业和科研机构,甚至进入了某些大型养猪场。 这种非法添加剂早已被农业部列为违禁品,但此后数年仍不断有一些专家、企业投入研发,有的高校企业甚至公然销售。 南方周末记者正面接触了销售者与研发者,其中秘密遂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