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阳 | 《锦瑟》别解两种
《锦瑟》可解为一首七律版的“文赋”,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刻画文学创作的过程,与李商隐个人身世毫无关联。“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谈谈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
徐中舒先生在考证殷代大车源自北狄的那篇文章中总结,华夏祖先能取得高度繁荣的文明,恰恰是能够迅速地汲取“他人之长”并迅速融汇为己有,且能“发扬而光大之”的结果。儒家阳刚之气, 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
刚毅之外,孔子认为“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就是说儒家最高理想的人格“仁”,一定是包含了阳刚的勇敢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4日《南方周末》)儒家与当代西方普适价值 (下)
儒家不太讲权利,但是儒家强调义务。义务与权利常常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反对者会说,儒家全是靠德治,而权利的保障靠法治。诚然,理想上儒家希望靠道德,但是儒家完全可以将法律诉求当作后备机制。儒家一直都想限制绝对权力 (从60938复制)
孔子以来,具有道德理想主义精神的儒家士大夫群体是抗衡专制的宪政主义力量。儒家一直都想限制绝对权力
孔子以来,具有道德理想主义精神的儒家士大夫群体是抗衡专制的宪政主义力量。如何在课堂上谈政治
讨论细节问题,并不犯忌,教师甚至可以全盘引用《人民日报》的资料。而且全部讨论可以放在研究儒家理想社会的框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