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处底层的老挝移民,也有轻盈的幻想和响亮的笑声
老挝移民在外界眼中是和善的,即使心里想的是“去他×的”,说出口的还是“遵命,先生”。在老挝人的聚会中,人们抱怨着、伤感着,但没有人哭,“故事越伤感,笑声越响亮。”塔玛冯萨说这是老挝人普遍的态度,当生活充满困难和伤痛时,更加要笑着面对,“你总能发现让人发笑的东西”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门罗的漂流瓶丨北美灰姑娘
门罗所有的故事都直抵平常人的内心欲望、遗憾、爱的欢愉和伤痛、逼仄的人生境遇里的绝望与负疚。作家写出人物在瞬间的失衡,并由此做出的不道德行为,使我们大多数在现实里必须小心翼翼的凡人内心深处的某种越轨的妄想,得到富于同情的合理的安放。 -
巴以冲突里的“人质”与“囚犯”,谁能带他们回家?
“无辜的人不应该被劫为人质,我们想要所有人都回家。” 无论是“人质”还是“囚犯”,无不面临疾病、伤痛的风险,与家人分离、失去自由的痛苦。在一轮又一轮的战争炮火中,谁能带他们回家? -
《裸泳》之后,对话伊藤诗织:治愈我的并不是时间
“是中国的读者们,分担了我内心汹涌却难以言表的伤痛,教会我卸掉铁甲的方法。而今,我终于得以身无一丝挂碍地自在畅泳,亦敢于书写不加任何粉饰的‘赤裸裸’的文字。”这一次,伊藤诗织觉得自己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
触碰寻亲直播间里的伤痛 | 记者手记
“你想回来就回来,你要是不想回来,也可以留在养家生活。”寻亲直播间里,家长们的这句话大概饱含苦楚与伤痛。 -
在诺奖得主古尔纳的故乡,大海不再只有伤痛 | 月是故乡明②
桑给巴尔,一个曾因贩奴、殖民而充满伤痛的地方。过去,这里有无数古尔纳笔下的“破碎的心”,也有它“骨子里的慷慨、高贵和触手可及的热情”。人们终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让大海再次成为他们的希望。 -
翟欣欣想调解遭拒:苏享茂哥哥追究到底亦是公义所在丨快评
本案中翟欣欣提出的调解请求,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都不应被接受。既然翟欣欣已被刑事立案,那么苏享茂家属有权起诉到底,维护受害者利益;公权力也有必要继续追查翟欣欣身后大概率存在的诈骗团伙,严惩这些利令智昏之徒,同时找出其他可能存在的受害人,敉平他们的伤痛,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婚姻家庭价值观。 -
专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回望非洲,赞美沉默
正如那些脆弱又坚强的中国陶瓷碎片,古尔纳笔下每一位离散者和异乡人,都身处支离破碎的世界,却拼尽一生保存那份完整、价值和美感 他在作品中聚焦身处剧变撕裂下的个人、群体与社会,采用的却是一种不事声张的安静笔调,背负沉重的伤痛记忆,他选择在沉默之下书写奔涌的心灵的声音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安塔基亚:“告诉世界,我们无家可归”
瘟疫将至,所有的居民都必须离开安塔基亚,或是投奔别的城市,或是前往城外的集中安置点。具体的清城时间尚未确定,但最终整个城市都将被推平。 安塔基亚聚集了世界各地的救援队,中国人在其中数量最多。中国人经历过伤痛,然后掌握了极为专业的地震救援技术:知道怎么找人,怎么破拆,怎么搭出空间…… 三一重工调集了百余辆挖掘机、起重机、服务车等前往灾区,这比人手更为珍贵。他们在物资包上贴着一句土耳其谚语:“真正的朋友会在黑暗中出现。” 他们不关心那些在世界各地以不同语言滚动播报的救援成功新闻。一对兄妹坐在路边看着手机里的照片哭泣,一名中年男子抓住我说,告诉世界,我们无家可归。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
土耳其地震11日:灾祸、伤痛及被忽视的预警
这是“土耳其共和国100年历史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现在人们意识到了地震的危害。但这太迟了,科学家的预警事先没有被认真对待。” 他认为,特赦政策阻止了1999年地震后制定的抗震法规,给城市房屋带来了风险。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