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黄仁勋怒斥了半小时后,他交出了一本怎样的传记
在与传记作者斯蒂芬·威特进行最后一次采访时,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因为一个六十年前的预言勃然大怒。当一个对技术充满审视的科技记者对上一个笃定“AI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概率为零”的科技巨擘,故事将如何揭开?传记收尾,第一季结束,新故事又将如何演绎?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萧扬 | 曾彦修与张闻天选集传记组
为中共修史,金冲及和他构建的叙事体系
金冲及主编的最为影响深远的领袖传记、年谱中,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领导人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他甚至总结了一套防御性写法:写文章时就要预想到别人可能从哪些角度攻击你。纪念叶嘉莹|“诗如何作为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
据多家媒体报道,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常年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代表作有文学批评集《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等。2020年,关于叶嘉莹的传记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公映,南方周末记者曾以此为契机报道这位学者的诗词人生,特重发此稿以志纪念。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6日《南方周末》)《泳者之心》:游过偏见的暗流
在1920年代,一个想要游泳的女性会面临什么?电影《我本是高山》陷争议旋涡:“传记片难拍”其实是个世界性难题丨快评
这并非中国电影独有的现象,同样的桥段在好莱坞电影中早就出现过,围绕着“少数族裔”“LGBT群体”的“身份政治”早就缠绕美国文艺界多年,以至于每部电影都要耗费美国人大量精力讨论“是不是给了特定身份的人足够多戏份”“特定群体又是否被丑化”,弄到头来好莱坞每次公布新片资讯,坊间都会调侃“主角的肤色早就定了”,同时送上搞笑的主角P图。奥本海默:电影与传记
电影可以说非常忠实于原著,几乎没有一句人物之间的关键对话是没有原著作为基础的。因此,阅读《奥本海默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影里的很多场景。蒋寅:一张联系着青春记忆的唱片
相信当年很多人看过罗马尼亚作曲家波隆贝斯库的传记影片,都对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旋律印象深刻。我曾到处寻找该曲的录音,但只见到一两种网络音频,从来没见过唱片。人生就是一场翻译
琳达这部传记就是个脆弱力量的典范。她不忌讳暴露家庭中的各种阴暗面,带着批判性思维,看待自己成长的经历。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直视它。“醇境之源——麦卡伦艺术体验展”首抵深圳 传记短片《麦卡伦 · 蒸腾不息》线下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