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何帆谈修订指标体系:不对法院排名,从机制上消除“内卷”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个别二审、再审法院因顾忌本辖区质效数据,片面追求绝对的“低改发率”。这种行为美化了数据,但无疑会损害司法公信。 创设案-件比指标,就是要引导各级法院将重心从“案件结没结”转向“矛盾解没解”。“件”数越多,说明一个“官司”经历的审判执行程序越多、当事人感受越差。 案件情况是复杂的,总有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原因影响审理进程,追求100%的审限内结案率,就违背了司法规律。徐俊 | 关于陈寅恪“盖棺有期,出版无日”的本事
陈寅恪所谓“出版无日”指哪一本书,蒋天枢未明确说明,今人或理解为《金明馆丛稿初编》,或理解为《论再生缘》,二说均未得其实。黄灯:何处是我学生的家?
“在写《去家访》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去分析学生的成长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原生家庭对学生是真的有影响,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到了大学以后,应该有力量摆脱那些东西,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到家庭上……到了大学里,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引导学生,把他们的内在力量调动起来”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高考672分报“二本”:“心动的只有编制”
浙警毕业的学姐回校告诉她们,女生上浙警是很好的选择。对方在当地派出所干内勤,工作轻松,待遇很好,每个月还能跟朋友们旅游。这种确定性也让她心动。 在新高考之后,理科生也能报考大部分的文科专业。而偏文科的科目组合选择专业的空间,要明显小于偏理工科的科目组合。上半年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超70%
2024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签发普通护照1234万本,同比增长23.2%;签发口岸签证68.6万证次,同比上升267.9%。 2024年二季度,享受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54个国家的境外游客,入境中国旅游订单环比一季度增长28%。喧嚣之外,回归审美|南周文化榜
2024年5月文化榜: 综艺 《歌手2024》 剧集 《我的阿勒泰》 电影 《坂本龙一:杰作》 图书 《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明清与李朝时代》 推荐人: 周逵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袁子弹 编剧 木卫二 影评人 王绍贝 书评人关于人生的答案,我也没有丨记者手记
文科学院的老师们,很喜欢在课堂上阐释虚和实的问题,“学文,是无用之大用”“‘观乎人文’,是要‘化成天下’”云云,我那时常常怀疑他们自己是否相信这些判断。 用他们的话来说,之所以要表现得如此像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步步为营,就是担心错了一步,就接二连三地错下去。大肠赋 | 云间夜话
上海本帮菜把大肠(亦称圈子)的地位捧得太高,事实上并不好吃,太酥且亵味太重,真正好吃而且稍有亵味的是小肠,做面浇头时尤其令人美快无比。 胃以喜为补。不喜就别碰。吃大肠时第一要放下“干净心”,第二要放下“势利心”,千万别去迷信那些著名大店,就像庙堂之上无妙文一样,那里的大肠都被整成了标本。昔时“神童”母亲,如今“霸凌式教育”出圈
在家访过程中,赵菊英发现了男孩收藏的玩具手办,就让男孩用锤子将其砸烂。她又来到一位初二女孩的家中,要求女孩将桌上的众多玩具、漫画书扔到垃圾箱里。 记忆中,赵菊英因为培养出一位神童而出名,并且把育儿经验写成书。当年,同年级的同学人手一本。印象中,赵菊英的教育和处事风格比较严厉。- 01:53
艺考生困在二本线
“艺考是捷径”,这是一些人多年来形成的刻板印象,但“捷径”正在渐渐变成一座“独木桥”。2024年是艺考改革全面落地的第一年,其最大变化是文化课分数线的提升。校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提升至二本线,院校统考中文化课的成绩占比也提高到50%。 改革后最直接的变化是报考人数的减少。央美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文化课过低,考不到本科线的,可能会放弃”。2024年安徽省级统考中,美术与设计类考生为2.4万人,比2023年减少近八千人。中国美术学院2024年报考人数降至2020年的一半。 为什么强调文化课?汪晓曙曾任教育部美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入校时文化水平高而专业水平相对弱的学生,四年后甚至可能成为班上专业水平最好的。因为他们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更强,在学习过程中,更可能事半功倍。 中国的艺考热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仅597所,如今已增加到近2000所。伴随艺考热,艺考培训市场曾野蛮生长。从2015至2022年间,艺考机构数量从873家增加至6474家。 眼下,距离高考仅剩一个多月。与二本线相差的几十分,使很多人与目标院校的距离由近在咫尺变成遥不可及。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清醒地意识到,今后学艺术可能要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