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答案,我也没有丨记者手记

文科学院的老师们,很喜欢在课堂上阐释虚和实的问题,“学文,是无用之大用”“‘观乎人文’,是要‘化成天下’”云云,我那时常常怀疑他们自己是否相信这些判断。

用他们的话来说,之所以要表现得如此像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步步为营,就是担心错了一步,就接二连三地错下去。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3年11月24日,比赛中的广宁中学辩论队。(受访者/图)

2023年11月24日,比赛中的广宁中学辩论队。(受访者/图)

相关报道详见《最佳辩手来自无名县中

被北京101中学击败后的那个中午,广东省广宁中学辩论队的队员们,第一次表现出稚嫩又可爱的那一面。他们叽叽喳喳地围在我的身边询问,以后能不能到报社实习。

最早见到他们时,他们更像是成熟的大人。队长练俊杰挺着胸,大方地和我握手,用播音生惯常的口气说“苏老师好”,严肃的口吻让人不由得往前欠身。备赛的夜晚,队员们十分忙碌,练俊杰逐字逐句地修改每一个人的稿子,其他人被安排了不同的任务,没空和我闲聊。

我似乎闯入了一个气氛肃穆的司令部,没有我的座位,倚靠在墙上也不太得体,只得像一根木头一样杵着。一个女孩在知网上找“网络巴尔干”相关的论文,这个词指的是网络已分裂为一个个不同利益的群类,传播学硕士出身的我,主动说帮她找一找,二十多分钟后,我把找到的论文拿给她看,这位大一学生露出一副不知道该作何反应的表情,她看了一眼队长,然后小声告诉我,她早就找到这篇论文了,让我不必再帮忙。

但到了开头那个中午,比赛已经全部结束。这些“成熟的大人”们,第一次流露出对记者工作的好奇。“讲一讲你采访过的最有趣的事”,他们说,“讲一讲你去过最有趣的地方”。

美国编剧戴维·多尔托特曾认为,所有的电影无外乎六种故事原型,包括英雄型、伙伴型、不可能任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大圣归来
回复

大圣归来

2024-06-15

体验过不同的生活,对最终定下来的那一种生活方式一定会心存感激,因为是一种能体验到包容和接纳的感觉,而不是被迫与无奈。

138****4500
回复

138****4500

2024-05-30

道理都是这样,但作者说得就是不一样

临江仙
回复

临江仙

2024-05-26

年轻人多撞点南墙是不可避免也是十分必要的

写作1班 -深秋
回复

写作1班 -深秋

2024-05-26

“年轻人可以不做思考,体验每一种选择。” 深以为是👍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05-26

人生的答案,只能自己去寻找。别人的求教,不过寻求参考,大概率还得自己碰得头破血流,才知道对错。所以,莫好为人师。

睡不着的张怀民
回复

睡不着的张怀民

2024-05-26

可是生活不是一个被分成6块的蛋糕,希望你还能有好奇的问题,希望你还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更希望你开心。

海燕
回复

海燕

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