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通报“中国美院教授酒后强奸女研究生”: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58岁油漆工上中国美院研修班:一个“心还未老”的励志故事
潘建华向妻子隐瞒了学画的开支,“一年学费两万五,我就跟老婆说是一万。怕她发现嘛,又是麻烦了,要吵架了。”过了一两个月,妻子发现被骗,撕了他许多画。 黄建时对此有些忧心忡忡,“他走得太快了,基础没打好。也有负面的声音,现在网红了,画的水平,懂的人看得懂了,但水平毕竟挺一般的。” 2021年11月,潘建华卖出了人生中第一幅画,赚了3800元。他希望在画技成熟的时候,开一个个人画展。“这个事情还可以,心还不老。”中国美院85年的挑战
2013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为纪念校庆85周年,举办主题展览“八五·85”。85个校史人物的1985年,被装进85段视频,在展厅循环播放——策展人高士明意思很清楚:1985只是一个切面,支撑切面是85年的脉络。在国美院长许江看来,这个脉络就是“实验精神”。倒叙王澍
2012年2月28日,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作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建筑师,王澍、象山校区……都成了人们并不太了解却津津乐道的关键词。风头直至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王澍获奖一年后,这个“建筑界的最高奖项”对建筑师和中国建筑来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要让艺术家甲和艺术家乙拍桌子
王澍的界面有挑战性,我觉得王澍真正的价值在这里。尽管王澍说自己是传统的守卫者,但我觉得这是王澍今天重新包装自己。他骨子里其实有一种反叛的精神。——许江【设计】普里兹克建筑奖花落王澍 (从76031复制)
作为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里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每一年的颁发都可谓举世瞩目。今年,49岁的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建筑师王澍站到了这个至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