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俊 | 《魏征传》的作者及其他
《魏征传》的作者不是宋云彬,那会是谁?重版本新增的汪篯先生,或许是一个破解“赵武”的线索。 -
琐忆傅璇琮先生
傅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他的刻苦和高产,而是他自觉地担当起引领学术、组织团队、奖掖后进的责任,成为事实上的学术界领袖,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而这一特点在他晚年日益突出。 -
历史学者孟彦弘的2019书单
《容庚北平日记》(中华书局,2019)保留了容庚1925-1946年的日记。我们通读一过,即知此为容氏备忘性质,故所记较为简略,且有的年份所记甚少,甚至1942年无日记,不知是原有而遗失,抑或该年未记,这说明作者并未将日记视作日课。 -
谭延闿日记中的陈寅恪
陈寅恪与谭延闿的关系,过去鲜有人专门论及,但两人都出生在湖南,陈宝箴谭锺麟素有来往,是不争的事实。近读《俞大维年谱长编》,其中有云:“陈寅恪曾在谭延闿府中任外交科长。随后谭又送他去哈佛读书。”这基本上把谭延闿和陈寅恪之间的关系点明了。但谭延闿和陈寅恪何时来往,起迄何时,不甚明了。2019年2月份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稿本《谭延闿日记》,其中陈寅恪行迹,一目了然,试举数例。 -
容庚先生一篇未刊手稿背后的故事
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的《容庚学术著作全集》,收录容庚著述数百万字,被学界视为经典的学术作品集。当然,和所有的“全集”一样,“全”总是相对的,难免有遗珠之憾。多年前,笔者有幸从一位收藏者处见到容庚民国时期的一份珍贵手稿——《〈续殷文存〉序》(以下简称《容序》)。围绕这份手稿,使人们了解到一桩学界往事。在容庚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希望借此文表达对前贤的一种纪念。 -
一九四六,容庚“被迫南下”
《容庚北平日记》(夏和顺整理,中华书局,2019年5月版)起于1925年1月,迄于1946年2月26日。最后两天的日记如下: 2月25日,星期一,“抄《画目》。下午访顾正容、孙海波。接顾通知,二十七日上午七时半与白崇禧同航班往重庆。饶引之请晚饭。” 2月26日,星期二,“早访乔振兴、顾正容、徐宗元、朱鼎荣、孙海波、林志钧。收拾行李。” 次日,容庚离开了寓居24年的北平。 -
马斗全:我与傅璇琮先生的一点交往
已故中华书局总编辑傅璇琮(1933-2016)先生,是我敬重的著名学者。我的书架上有他的《唐代诗人丛考》《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等几种重要著作,还有好几种令人喜爱的资料汇编。更有他主编的几大册的《唐才子传校笺》。可惜多年来与傅先生几乎没有什么交往,更无缘问学。 -
【三更半夜】王景国专栏 父亲的父亲和父亲
父亲的父亲是祖父,俗称“爷爷”。从我记事起,“爷爷”就是养育我生命的实际父老,而称谓“爸爸”的父亲仅是出现在信笺左上方的标准用词。所以,关于“爸爸”的书写,在幼儿园时期开始,是爷爷督促我每月一次的家信履行。而直面父亲喊出“爸爸”时,我已经九岁,从此每年暑期的探亲假,才是我和亲父在一起的时光。 -
道不同不相为谋
《周秦道论发微》是张舜徽著,中华书局于1982年出版的书。重温经典:专制君主政治,以术御天下,导演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之惨剧。然此,实有咎于那些援道入法,或援道入儒的士人,以“君人南面之术”对帝王的教之启之。 -
尚待打通的精神世界
手头这本台湾大学博士林志宏著《民国乃敌国也》是一本新书,中华书局于2013年6月出版。但对熟悉相关主题的读者而言,它早已腾播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