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苡 | 和萧珊的长夜谈,不欢而散
她并不是冲着我的,但我听这话也不高兴,负气地说,这又不是我的意思,是章大哥让我跟你说的。她还是生我的气,后来两人都生气了,差点哭起来,弄得很不愉快。 -
挽丁玲联旧话
(本文首发于2021年6月10日《南方周末》) -
倔强而沉静的书生:出版家陈早春侧影
我想起2015年的一天,陈社长打电话来和我聊天,我们共忆往昔。他感慨地说:“对于你,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没有用错人。”又说,“你记不记得,当时你不止一次地顶撞过我,可我还是支持你。”我听了非常内疚和自责。 -
记者手记 | 夫妻共债的前提
稿件刊登后,丁玲华的丈夫何川打来电话。他跟我详说了自己欠债的因果,并希望我不要用于报道,为他保密。他说,他会继续保有希望,在糟糕境地中找出一条出路,努力将借款还清。 -
丁玲身上的“五四”、延安、“新时期”
丁玲晚年的知音、诗人牛汉说:“老太太是一个大的历史现象,她一直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五四’以来历史的残酷性、复杂性都可以在她的经历中得到印证。” -
几个瑞典人决定世界文学价值取向,有道理吗?
从赛珍珠的年代开始,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就屡受打击。1938年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称她“史诗般丰富又真实地描写中国农民的生活”,却对鲁迅、巴金、丁玲这些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优秀作家视而不见。这些似乎都说明,对于非西方作家而言,诺贝尔文学奖有一种不可动摇的偏见。 -
【《随笔》精选】从一封信看丁玲“永远对创作是不死心的感情”
批判者说“创作一本书”是极端个人主义,是反党。对于这个真理,几乎没有人有异议。即使有,也不敢表露出来。表露了,你就是同党,就是共犯!你要付出全部的代价,包括你的妻儿老小。这不能不说是丁玲的悲剧,也是那一代人的悲剧。 -
蒋勋谈传统
从秋瑾、林觉民历数到丁玲、鲁迅,蒋勋相信中国传统里最了不起的,还是来自黄土的生命力量。 -
随他们去吧 我丁玲就是丁玲 (从43205复制)
-
随他们去吧 我丁玲就是丁玲
这时延安各机关已经开始了学习整风……第二个发言是贺龙同志。我一向喜欢他……因此当他说:“我们在前方打仗,后方却有人骂我们的总司令……”我还望着他笑,满心想他误会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