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止用人单位限定985、211毕业生:关键在于降低摩擦成本丨快评
从经济学的逻辑看,所谓的歧视,其实有两种:一是效率歧视或假性歧视,二是非效率歧视或真歧视。两者的区别在于,假设企业招了名校毕业生没有招双非毕业生,如果表面上看是因为前者比后者的学历过硬,实际上是因为前者比后者的工作能力强,那么就是效率歧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利;如果明明后者的工作能力比前者强,但仍因为前者的学历比后者好看而招了前者,那么就是非效率歧视,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成本,这样对企业与求职者都有利。 -
“鸡娃不如鸡自己”:人到中年,她们为何赴港读硕
刘雅茜表示,自己是211本科,丈夫是985硕士,“第一学历像一个人的基因一样,是没法改变的。我们没法接受孩子未来去上大专或者三本”。 “河南考生太多,我们确实卷不动。即便他最后考到六百多分,也只能上个非常普通的211,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这种增长与香港的人才引进政策密切相关。2022年10月19日,香港特区政府在招揽人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将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逗留期限由一年延至两年,为期两年。 -
00:42
从被动延毕到主动选择,盘点25年本科生延毕大数据丨有数
又是一年毕业季。6月14日,话题#一批985毕业生选择主动延毕#冲上热搜。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有的研究生为了以应届生身份找到更好的工作选择延毕;有的本科生因准备考研选择延毕,甚至为此主动挂科。 据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毕业生达 442.2 万人,其中未能按时毕业的本科生占比 5%,创历史新高。 -
停招再复招:一个“小学六年变四年”实验样本
有毕业生回忆,入学时近百名学生参与了这场实验,到初三毕业前夕大概剩下四十多人。每年也有因为“跟不上进度”,转学或留级的同学。 据该校统计数据,自1987年建校以来,该校学制改革实验班学生考入C9和985高校的比例约17.5%,目前考入科大少年班的人数为26人。 -
人在职场|985毕业生月薪不如网红,不公平吗?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学历、高校垄断了所有的可能性——一个人只有读了书有学历、去名校进修才能混口好饭吃,我看反而才是最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