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决书写错服刑时间:出狱8个多月后,他再被收监
判决书显示,卫明栓的服刑时间为2020年1月20日起至2024年1月19日止。但实际上,他被刑事拘留的时间是2021年1月20日,准确的服刑时间也应该是2021年1月20日起至2025年1月19日止。 如果当时就发现,检察院可向法院直接提出,法院作出裁定更正即可。“按理,检察机关在审判和在执行中是可以很快发现的。” -
“杨学”刷屏,内娱审判虽迟但到
-
最高法何帆谈修订指标体系:不对法院排名,从机制上消除“内卷”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个别二审、再审法院因顾忌本辖区质效数据,片面追求绝对的“低改发率”。这种行为美化了数据,但无疑会损害司法公信。 创设案-件比指标,就是要引导各级法院将重心从“案件结没结”转向“矛盾解没解”。“件”数越多,说明一个“官司”经历的审判执行程序越多、当事人感受越差。 案件情况是复杂的,总有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原因影响审理进程,追求100%的审限内结案率,就违背了司法规律。 -
小学副校长涉强奸女生未遂,“非亲历不可知”细节为何这样判
法院认为,涉案女生存在虚假叙述,不意味着她对其余事实的陈述均不属实,她的其余陈述最终被法院认定能与证人证言互相印证,也能与其在案发后第一时间告知同学、老师、家长等事实相符。 二审辩护人称,法院一审判决的主要依据是涉案女生的陈述,现有在案证据难以证明马某有犯罪事实。 郑子殷称,审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时,法官可以运用的原则,是内心确信原则,其体现在对证据可靠性的审查上。 《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提到,未成年被害人陈述了非亲历不可知的细节,并且可以排除指证、诱证、诬告、陷害可能的,一般应当采信。 -
审判《洛丽塔》:一桩跨越七十年的文学公案
“无论小说有多么精彩,它都无法弥补真实的创伤和痛苦。” 如果简单地相信美的东西一定是真的、善的,往往会被更深地伤害。 不管萨莉是不是《洛丽塔》的原型,她都不是唯一被忽视的、遗忘的。 -
罕见的再审:一只流浪猫与24万元赔偿
再审判决推翻了此前对饲养关系的认定,认定涉案猫为流浪猫,并重新划分赔偿责任,判令由场馆所属公司承担80%的赔偿责任,肖泽健承担20%。 实践中,走“院长提请审委会启动再审”流程纠错的案子特别少。有研究者统计过近三年河北省法院公开的民事判决,其发现依职权再审的案件占比较低。2020年再审案件为11,573起,依职权再审的案件仅有3起;2022年再审案件为485起,依职权再审的案件为42起。 -
一个死刑犯的命运翻转:死缓改“死立执”,最高法未核准
在一位辩护律师看来,检察院没有抗诉,如果邢文龙不上诉,也就判个死缓。他上诉后却被改判死刑,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最高法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原判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 -
男童被武术教练打死案一审宣判,父亲申请抗诉
一审判决三名被告人犯故意伤害罪,其中二人被判无期徒刑,一人被判缓刑。三人均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该俱乐部早有殴打学生的行为,这被称为“教育”。被告人称,学员不听话或者动作不好,家长认可后,会踢打学员,让他们改正。 -
“成都地铁被诬陷偷拍案”两女生发声:当事人有权继续追求公正丨快评
本案中何某某的合法维权是正当的,其所要求的道歉与补偿要求也符合比例原则。一审判决与当事女子的《情况说明》都引发强烈反弹,如何避免本案像彭宇案一样又成为一个“标志性案例”,值得司法机构与社会大众的反思。 -
“微信遥控下级法院审案”:不能让二审、重审徒具形式 | 快评
这个案件之所以引发法律界与公众的关切,在于实质上消解了法官独立审判权及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动摇了两审终审制与重审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