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唱歌词贬抑农民工引争议:“扭曲的价值观”不是嘻哈音乐的“自由”丨快评
相较于美国黑人社区在特定历史脉络中形成的族群自我认同,此次上海大学说唱社团的歌词却隐隐然“漂变”成了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在侮辱农民工时影影绰绰的“劳心者瞧不起劳力者”的意识。这种心态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在嫁接上了说唱音乐的DNA之后就显得更为突出。 -
少林寺在非洲设分支:黑人武僧是切实的文化输出
一直以来,少林寺都在做系统性的文化传播,形成了影响和传播少林功夫及其文化的诸多实践平台,构建了以少林文化为中心的全球传播机制,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力。 -
17岁青年被杀引爆骚乱:法国立于“悬崖之上”
据法国雇主团体(Medef)统计,截至7月4日晚,骚乱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欧元,其中200家企业和300家银行分行被抢劫,250家烟草店被毁。 “骚乱就像一场舞台表演,那些人需要表达愤怒。”警戒线一侧,巴黎人Laurent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连日来的骚乱。 “北非裔和非洲黑人移民难融入法国当地社会。纳赫尔被杀事件其实只是个导火索,如果没有这个事情,别的事件也可能触发一场社会危机。” -
北大女生所问不配上野千鹤子?结婚会破“独身主义教主”人设吗?丨快评
日本国内杂志《周刊文春》的爆料显示,上野千鹤子教授其实多年前就已“入籍”(日语里“结婚”的同义词)。 BLM运动领袖不去黑人区却住着几百万美元的豪宅,环保主义者口诛笔伐现代工业的同时仍在大量消耗化石燃料,这种“只言传,不身教”的案例早就不止一例,自然难逃外界乃至追随者的“问责”。 -
“平权法案”:走向平等权利,还是逆向种族主义?
今天仍然要重新复诵一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不朽演说,思考“平权法案”究竟是不是做到了“孩子们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优秀程度来评价他们入学资格的国度里生活”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10日《南方周末》) -
托马斯·索维尔为什么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所强调的那些“常识”往往与现今社会里的“主流”多有龃龉,比如,他不仅反对最低工资法案、设置产业政策等,作为一名黑人,他甚至反对美国政府基于种族不同的照顾性就业政策,论述认为这些政策倾斜“早已不再有利于黑人”。在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及种种“政治正确”横行的学界,持这样主张的人已经成了濒危的稀有物种了。 -
2022威尼斯双年展:让“梦的乳汁”流淌,让枪声永不响起
来自美国的西蒙娜·利(Simone Leigh)和代表“英国馆”参展的索尼娅·博伊斯(Sonia Boyce)分别荣获本届主题展“最佳艺术家”和“最佳国家馆”两项殊荣,尤值一提的是,她们都是首次代表自己国家参展的黑人女性。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美国超市枪击案: 非裔遭“猎杀直播”,“白人至上是毒药”
此次行动的首要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杀死黑人”;之所以选择在此地行凶,是因为“布法罗邮政编码14208地区的黑人比例最高,离我住的地方足够近”。 南方周末记者从她发布的一则视频片段中看到,枪手在超市收银台机器的间隙里,发现了一名惊恐的白人男子。随后他移开枪,说了声“Sorry”,放过了这个“幸运儿”。 有人应该为枪手金德伦对黑人充满仇恨负责。“他只有 18 岁,他是从哪里学到这些东西的?是谁把这件事塞进了他的脑袋里?他并不是生来就讨厌黑人的。” -
面部识别对黑人错误率较高,人工智能有搞“种族歧视”吗?
亚裔女性的肤色普遍偏白,更高的反光度更强造成了面部成像的对比度下降,造成了识别度偏低。而“黑人”的肤色偏黑,吸收了更多的光,同样造成了识别困难。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 -
在种族撕裂的关口重温“普莱希案”
1892年6月7日,黑人普莱希买了张头等厢的火车票,坚持坐白人车厢,遭到拘捕并被起诉。按照路易斯安那州法律,他可以被判处20天监禁并罚款。审判庭法官约翰·佛格森没有判普莱希监禁,只判罚款25美元。普莱希上诉,佛格森法官成了被告。案子一直打到美国最高法院,七位大法官判决种族隔离政策符合《宪法》。只有一位大法官反对。这张唯一的反对票,来自约翰·哈兰大法官,后世因此称他为“伟大的反对者”。“普莱希案”定义了此后一个世纪的美国,也正在塑造美国的下一个世纪。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