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贴脸,好出戏”:看原汁原味的香港电影,应增加粤语版排片
声音是传达角色情感和意图的重要手段,是表演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缺失了声音和台词表达的表演显然是不完整的。 -
走过石板街,漫步香港电影取景地
迈入上环文武庙,绕过档中,无数螺旋式的塔香垂悬半空,写有香客名字的红纸片轻微晃动,青烟袅娜,光影恍惚,在匍匐跪拜的人群中,我看到了《胭脂扣》中如花颀长的背影…… -
作为摄影师的叶锦添:从世界攫取能量
作为视觉艺术家,人们熟知叶锦添,多半由于电影、服装、舞台艺术。 叶锦添的创作游走于不同的艺术形态,而他最珍视,也最被忽略的一个身份,是摄影师。 -
《年少日记》:开不了口的学童心事
让卓亦谦吃惊的是,当他开始深入调研,发现虽然如今的父母很少再打骂孩子,但他们的处境和压力和自己这代人区别不大。 -
“香港电影,加油!”——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侧记
香港电影正在进行一场与时间的拔河,“加油”与“耐性”是最契合当下的精神 -
吴慷仁,给自己拍拍手吧
2023年11月25日,第6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举行。吴慷仁凭借电影《富都青年》获得最佳男主角奖。这是他第一次提名金马奖。 “全片无台词,仅凭肢体神情即充分表现人物的内敛绝望,一举一动,皆紧紧牵动着观影者的情绪,是一次极具魅力的演出。”颁奖词道。 11月初,我们在厦门见到了随《富都青年》来参加金鸡国际影展的吴慷仁。那时他正处于连续两个月奔波各地宣传电影的行程中。 他聊了聊《富都青年》,又说到他主演的香港电影《但愿人长久》上映时,还会再见。 -
邱礼涛:香港电影打工人
即使香港电影光景最不好时,都有人找他拍戏。“说数量,以前少一点,但是也不少,也不少的意思就是我接不完,我还是有一些要推。但是这几年找我拍的都是大制作,差别在这里。” 为什么一直保持这么强烈的拍片动力,邱礼涛的答案常常是在片场充实,感觉在“活着”。 -
林家栋:要把角色的灵魂、内心抓出来
摄影机的镜头在这里,空间那么大,我在这个空间能做多少,尽量做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1973-2023,“香港小姐”何处去
选手与比赛不是谁挖掘了谁,而是恰如其分的相遇,与香港共同走过50年。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尔冬升谈香港电影和金像奖:青黄不接的不是创作人,是制片家
回顾自己近五十年的电影生涯,尔冬升直言自己“到了退休的年龄”。 “罗马帝国都可以消失,金像奖凭什么一直在?” “疫情期间,一些(香港电影)公司也在转变投资的方向,想要多开一条线路出来,不完全面向内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