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毕竟是诗豪:郭沫若和龚自珍《己亥杂诗》三首解读
联系到写作《李白与杜甫》时的精神状态,郭沫若议论这些世有定评的历史人物,既有“慨世还是慨身”的同情理解(尤其在李白),也不乏对学界主流的刻意反拨(尤其在杜甫)。对陶潜的微词,乃月旦李杜之余波所及。 -
叶超谈地理学家段义孚:把宇宙作为游乐场超越孤独
当孤独成为整个社会的“症候”,“想想陶渊明和段义孚的遭遇,虽时代和环境不同,但陶渊明所构想的桃花源不就是段义孚构想的宇宙游乐场吗?没有人能夺走他们的‘自在之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在之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小说家陶渊明
鲁迅先生也曾经认为《搜神后记》出于伪托,他提出的理由是“陶潜旷达,未必拳拳于鬼神”。这个一句话说完的理由未免过于空灵笼统。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9日《南方周末》) -
重阳不止敬老:唐宋时期曾是国家法定假日
与上巳、清明称“踏青”相对,重阳节出游称“辞青”,象征秋天已深,青绿即将逝去。魏晋的文人雅士尤其爱重阳,比如魏文帝曹丕,就曾在重阳节送给书法家钟繇一束菊花,祝他健康长寿,并写下了名篇《九日与钟繇书》。而著名的“菊痴兼酒狂”陶渊明,也说自己特别喜欢九月九,又能赏菊又能喝酒,可见重阳节之受欢迎。 -
何物“脚气帖”
据李浩《晋唐“脚气”考》的不完全统计,两晋至唐就有陶渊明、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鲍照、颜之推、杨坚、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六十余位名人患脚气,得脚气者堪比得风气之先,权贵名流一抓一大把,是上流社会的普遍现象。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7日《南方周末》) -
读《封神演义》札记五则
我最近出于怀旧心理,把《封神演义》又重读一遍,有些欣幸的是,时至今日,这本书我还读得下去,虽不能望陶渊明之读《山海经》的“雅人深致”,却也没废卷而去,不了了之。并趁此馀兴,写就了几则札记,考证《封神演义》的事语所本,聊当“摆龙门阵”,以就教于好事君子。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8日《南方周末》) -
王维陶渊明 之比较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15日《南方周末》) -
贝聿铭逝世:他驾鹤去寻找自己的桃花源了
千百年来,人们寻找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贝聿铭的选择是,在日本山间造出一个桃花源。 -
难忘的温馨
记得小时,父亲来台后,一位老部下常会送花来,过年前后尤其多,有耶诞红也有兰花水仙,最多的还是菊花。只因知道父亲喜欢“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
【《随笔》精选】热烈地爱 平静地死
鲁迅在同许广平恋爱的时候,爱得很热烈;他平时的生活很充实,一直以很快的节奏进行;而面临死亡之时,则态度异常平静。这正是陶渊明的派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