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曾国藩王阳明苏东坡说起: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按摩?
阅读曾王苏的各种评传,是一种太糟糕的阅读体验,我们大多数的现代作家们在撰写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人物时,仍然是仰望着的,缺乏最基本的智识维度。固然没有人能超越他所在的时代,但我们对历史所抱持的“同情之理解”,就是“拒绝反思”的代名词吗?将曾王苏圣贤化并拔高他们的各种反智言行为睿智,是不是走得过远了些呢? -
短视频解说文学作品:快节奏时代,这算一种阅读吗?
他认为,在这类时间更短的解说视频中,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差异被弱化了,故事情节听起来都差不多,无非讲述人怎么活着,又怎么去世。 据他观察,不少观众看解说视频是因为忙,或是没耐心、看不懂,也有的是想听其他的解读角度。他很能理解,自己以前看《红楼梦》时也看不太懂,哪怕曾多次拿起书阅读,甚至特意列出人物关系图来辅助,可每次还是看了一半就放弃。 -
曲卫国 | 为什么我反对用听书替代阅读?因为唯有自主地与作品互动才是真正的阅读
目前受到热捧的有声阅读都是导读或梗概,这类阅读实际上是代读,即代替读者读作品,读者收听到的是代读者的个人理解。遗憾的是由于网络读书平台不遗余力的推广,许多人把这种快捷、便利的代读当成了现代读书方式。 -
奥本海默:电影与传记
电影可以说非常忠实于原著,几乎没有一句人物之间的关键对话是没有原著作为基础的。因此,阅读《奥本海默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影里的很多场景。 -
内向孩子该接受朗诵训练吗? 机械范式化会抑制直觉感受能力
朗诵需要对文字的阅读与理解,然后根据自身的好恶、直觉与感受,去以不同的情绪,以不同的语音表达。对于朗诵的自发爱好,或许可以培养孩子感受、体味美好的能力,及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7日《南方周末》) -
破题共同富裕:历史、远景与示范区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和城市进行的各类“承包制”改革显然与“集体化”存在张力,但共同富裕仍与更为宏大的社会主义道路紧密关联。 刘元春说:“我国推行的共同富裕不是西方社会理解的以再分配为主的社会运动,而是一套制度和政策体系。” 这套指标体系既包括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常见经济指标,也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阅读率等发展指标,还包括转移支付依赖度、养老基金盈余度等反映可持续性的指标。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说得更加具体:“根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教师医生编制等资源要素,破解公共服务、资源要素供给与常住人口规模不匹配问题。”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0日《南方周末》) -
北京东城初三语文试卷“难哭”学生,语文考试要怎么考?丨快评
到了“文学赏析”的层面,不同读者对作品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往往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
阅读理解原作者20分仅得6分?很正常
作者本人不“理解”阅读理解,并不矛盾,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考题形式,也是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阅读理解该怎么出。 -
记者手记 | 我们最好默默无闻
这是一个怪圈,一方面任何创作者都希望传播,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希望阅读数十万加、百万加,但另一方面,更多的读者,永远意味着更多的审视、更多元复杂的观点碰撞。这种给更多人带来痛感的观念撕裂,并不起之于疫情,却随着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社会变局,被放至最大,思考迅速被情绪取代。有时候人们甚至来不及真正读完并理解那些观点,就已经选择了拥护或愤怒:你站在这里,我站在那里,所以你我就是敌人。或者他们站在这里,那我也要站在这里……这似乎是比疫情更让人担忧的文化处境。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25期) -
看到那个黑洞——三年乡村支教所悟
单亲家庭的小孩,很容易将父母离异的事实错误归因为自己,总担心失去父母的爱,因此活在自责、自卑乃至恐惧不安中。外在各种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都源于心中那巨大的黑洞。对症阅读,其实也是一种疏导和巩固,一种疗愈和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