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之败败在军,军队之败败于国
又逢甲午,日本右翼势力围绕钓鱼岛问题屡屡制造事端,企图通过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重走武力扩张老路,重温军国主义旧梦。今天,祭奠那场远去的战争,不禁会问:中国是否做好准备再打一场甲午战争?中国能否打赢这场战争?中日关系能止跌吗
5票能,3票不能。较权威答案:中日不会爆发全面冲突。就中日双边关系而言,日本政府当前的目标是稳住局势,即:一方面在钓鱼岛问题上寸步不让,另一方面又希望和中国继续保持密切的经贸、文化和民间往来。也许,在安倍的整个任期内,中日关系都会处于僵持状态。中日关系的改善,可能只有等到下一任日本首相了。李金明:菲律宾为什么敢叫板中国?
菲律宾之所以敢跟中国叫板,主要跟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不断介入南海问题有关,因为美国想借这个机会,借助菲律宾、越南和中国的争议牵制中国,加剧紧张局势,可以推销美国的武器,日本也想拉拢东南亚个别国家,构筑反华阵线,以减缓钓鱼岛的压力,以此制衡中国。日本学者新书解密日本窃取钓鱼岛历史
日本教授村田忠禧最近在中国出版了一本书,内容是关于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话题——钓鱼岛问题。村田忠禧的结论是,作为历史事实,被日本称为尖阁列岛的岛屿本来是属于中国的,并不是属于琉球的岛屿。中日关系回暖仍需时日
经历了2012年一系列的纷争和剧烈摩擦后,新年伊始的中日关系似乎正在转暖:2013年1月下旬,短短两周,五位日本政界人士接连访华。新年后中日关系缓和的同时,钓鱼岛海域中日双方的对峙却没有丝毫的降温迹象。2013年2月15日,中国海监船继2月4日进行了长达14小时的巡航后再次进入了钓鱼岛海域。【观察】广场表达如何达到理性?
2012年“9·18”前夕这一轮抗议日本钓鱼岛政策的游行示威,可能是二十多年来,中国最为声势浩大的、持续最久的街头行动。从9月16日晚开始的各大网站,到第二天的传统媒体,包括《人民日报》,都在“肯定公众的爱国热情”的“原则”下,批评了打砸抢烧等负面表现。未来日本首相姓石原
石原伸晃目前呼声最高,极有可能当选自民党总裁,进而出任日本首相。眼下,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骤然紧张,作为石原慎太郎的儿子,他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安倍晋三将再任日本首相
12月16日,日本举行众议院大选,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获胜,将取代民主党上台执政。17日,即将第二次成为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表示,钓鱼岛问题没有谈判余地。2006年,安倍晋三首次出任日本首相,上任不到两周便出访中国,被外界解读为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国防部回应航母、钓鱼岛等热点问题
9月27日,国防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航母、钓鱼岛等问题进行集中回应。针对外媒有关“中国第二艘航母预计年底下水”的报道,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回应称报道不准确,针对日本媒体“两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游弋”的报道,杨宇军称中国海军舰艇在我管辖海域内进行例行战备巡逻和训练,是完全正当的、合法的。理性爱国第一步:搞懂什么是日货
钓鱼岛问题引发国内反日情绪高涨,纷纷呼吁抵制日货,那么什么是“日货”?抵制要搞清楚对象,否则受伤的是中国不是日本,就令亲者痛仇者快!日货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