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家险企,谁更倾心于绿色金融?|2024年度“金标杆”
寿险业“绿色金融榜”显示,寿险公司重视绿色投资。中国人寿反超平安人寿,跃居第一。 绿色保险保费增幅远低于赔付支出增长。 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更加精准的风险评估、更个性化的差别化保险费率已势在必行。 -
对话气候先锋|兴业证券刘志辉:做证券业绿色金融的探索者
相较银行业主导的绿色间接融资,证券业主导的绿色直接融资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刘志辉认为政策标准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还需行业先行者通过系列管理和业务创新拓展绿色证券场景,并通过加强外部对话合作,共同提升证券行业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
这场千人大会透露了哪些“确定性”?
各类签约、揭牌科创项目涉及金额高成为突出亮点。出席大会的金融机构多且高度聚焦科技创新。 某创投机构代表告诉南方周末,他在苏州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确定性”,包括政策环境的确定性、企业和人才的确定性、技术和产业方向的确定性、金融支持的确定性等。 -
发展转型金融需解决“转型信任”痛点
为高碳行业提供低碳转型的资金支持十分必要,但当前金融机构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有效识别一个明确的转型项目。 -
圆桌对话:发挥长期主义,共建ESG生态是一场马拉松
2024年7月25日,由南方周末主办、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承办、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第三届ESG发展论坛在广州圆满举办。本届论坛以“共建ESG生态”为主题,邀请国际机构、ESG投资机构、第三方评级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代表,一起展望ESG的发展趋势,剖析ESG面临的挑战,探讨共建ESG生态的有效路径,并发布了多项ESG领域的成果,回应了ESG信披、ESG评级、ESG漂绿等热点问题。 -
湖州银行:利用ESG放大“绿色与普惠”|解码中国ESG评级
作为地方性银行,服务的主要群体是当地的中小微企业,ESG评价帮助湖州银行更好地识别出违约风险低、有发展韧性的企业,给予相应的金融支持,这个过程也使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
全国十分有其一, 揭秘广东首季信贷数据背后的变与不变
广东2024年一季度贷款余额同比少增,一方面是由于2023年一季度疫情结束后,经济社会加快恢复,信贷投放明显加速形成了高基数;另一方面与2020-2022年的一季度同期均值相比,2024年一季度仍多增了148亿元。 广东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等政策大力支持领域的贷款余额同比均呈两位数增长,增速远超全省整体贷款增速。 目前21家金融机构在粤分支机构已获相关再贷款发放,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6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可向上述金融机构申请优惠利率贷款支持。 -
化解千亿地方债,湘潭的“自救”与“他救”
在财政收入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湘潭是如何迎来化债拐点的? 2021年至今,湘潭接受调查的城投系统官员共25人,15人的通报中涉及收受贿赂。同期,接受调查的各开发区官员共12人,9人涉及收受贿赂。 省级政府债务额度、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向湘潭倾斜,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加之自身诸多举措,使得湘潭债务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步以银行债务为主,债务成本顺势下降。 -
换车换手机换设备……“以旧换新”撬动万亿市场,钱从哪来?
如何调动消费者积极性,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可以“政府拿一点、企业让一点、金融扶一点”。 近期河北燃气爆炸事故引起社会关注,也反映出市政设施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方案》提出推动老化燃气管道、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基础设施安全改造和数字化更新,有助于打通城市中“看不见的角落”的堵点。 2009年的政策推行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及时调整投资需求,造成新的产能过剩,这些问题也值得警惕。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偏差,我们不能讳言和回避。 -
汇丰银行主席王冬胜: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绝非一蹴而就|两会金融界之声
中央层面成立跨部门专家小组,应包含国务院主管科技、经济、金融等部门,同时应吸纳不同类型的科技龙头企业和全链条金融机构代表参与。 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先导,通过科技项目推介、差异性监管措施、政府税收优惠及保险等政策补贴、项目退出机制完善等方式鼓励并吸引民间和海外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和转型。 监管机构对于向科技创新和转型提供金融支持与服务应实施差异化、制度化的监管措施,以及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