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家基金公司2041只债基,谁跑赢谁跑输?|2024年度“金标杆”
在债市回调期,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前三名旗下债基均展现出超越同类的风控水平和收益能力,回撤幅度明显低于同行。 排名靠后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均存在债基数量较多但超额收益债基较少的共性。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突出。如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存在一个基金经理掌管9-13只债基的情况。 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具备基金资产净值增速较快和超额收益债基较多的特征,排名靠后的基金管理公司则呈现基金资产净值增速较慢和超额收益债基较少的共性。 -
民生银行发布“小i+”资产托管服务体系
-
万达“失”重
万达有四次转型:走出大连,转型商业地产,转型文化企业,跨国发展。如今,这四次转型的成果正被逐一抛售。 “万达现在等于资产全都摆在‘货架’上。有钱你就可以买,价格也足够低。” 2017年起,股债双杀、回A失利、对赌到期。那年王健林63岁,对这场危机的处理持续到了他70岁。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2021年至2023年,万达商管的利润在逐年增加。 -
国有资产公布最新“家底”
-
“民族资产解冻”骗局涉案金额过百亿:警惕传统骗术不断迭代丨快评
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民族资产解冻”老式骗局,等于集合了“刷单返利”“售卖假货”“虚假理财”“冒充国家机构类诈骗”的多种元素,又因其技术手段得以触达更广阔的人群,行骗成本也相应地得以摊平,从而焕发了新的生命力。需要警惕的是,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类似“民族资产解冻”的老式骗局在经历了电信、短视频、App等“技术迭代”之后,是否还会博得如人工智能这种更新技术的“加持”并继续收割特定人群。毕竟,如今的AI已经可以让“历史名人开口说话”。 -
境外有民族资产需要解冻?公安部:这50个项目是骗局
-
储户存款不翼而飞案告破,齐商银行合规度怎么样?
从罚没金额维度观察,齐商银行的年内机构被罚没金额远超城商行机构被罚没金额均值水平。 在11张罚单中,6张罚单指向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较高。尽管采取低拨备率策略,净利增幅仍仅1.61%。 -
31万亿元保险资金,入市增量空间有多大?
纵向研究保险资金近10年配置情况发现,固定收益类资产一直是保险资金的重仓配置。但2024年险资入市增量资金高达三千多亿。 理论数值尚有4万亿元增量入市空间,但受制于多重因素,实操中难以企及这一上限。 受限于绩效考核机制、会计核算和偿付能力等等诸多因素,内地保险资金在权益投资方面还面临技术性障碍,难以实现“长钱长投”。 香港险资投资配置灵活度更高,配置资产范围更广。 -
公共数据如何利用?顶层设计出炉
这是首次在中央层面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定规则方向。 “存证”服务预计会成为数据产业中一个新的机会。 需避免地方政府利用公共数据形成特许经营权,反向质押给银行获得融资贷款;防止虚增数据资产价值、虚造流水等资金空转现象。 -
“三跨问题”典型:废弃电线杆缘何难拆
“很多电线杆明明已经没人用了,但是我们不敢拆,因为它可能是属于村上的或者国有资产。我们只能跟镇上和电力系统报备,但电力系统又不归镇上管。” 存在数十年之久的废弃电线杆经年累月未得到整治,症结在于“杆出多头”、没有统筹协调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