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房地产,海外6国的有效与无用之招是什么?
美国从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的反应滞后到危机爆发后亡羊补牢,其快速识别和研判风险,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果断对冲风险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政府收储”模式下,西班牙政府的干预主要是迅速切断房地产危机向金融体系蔓延的传播链条。同时,政府的初始资金规模相对问题资产规模较低,且基本采取市场化手段对问题资产进行消化。 新加坡政府陆续推出包括暂缓土地出让、给商业工业房产提供回扣、产业税回购和救援配套等措施。 -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高了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货币供给下降造成的影响不会如此之大,银行挤兑和倒闭才是经济危机深化滑向大萧条的主要原因。 只要有谣言传闻银行要倒闭,则银行必然倒闭。这说明政府以及中央银行协调金融秩序对维护经济稳定有重要作用。 迪布维格的业余爱好是二胡、葫芦丝、太极、推手。 -
金丝雀“啼鸣”,全球央行为何开启汇率保卫战?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有超过90个国家央行执行了加息,仅上周内就有至少16家央行同时加息。和韩国类似,为了应对美元加息、缩小与美国间利差并稳定本国货币,被动“加息”几乎是各国央行唯一的选择。 “央行‘一升一降’式的调整政策,显示出目前人民币汇率完全不同于其它外汇的管控思路。” 多位受访人士坦言,大多亚洲国家都汲取了教训,大幅降低外债规模、提高外汇储备以抵抗经济风险,即便再出现一次危机,各国的抵御能力已大幅增强。 -
黄金价格暴涨意味着什么?
黄金价格并不反映通货膨胀率的重要原因在于,在货币债务式发行的时代,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而是资产价格(如股市和地产以及金融衍生品)的膨胀。 如果黄金价格真如某些国际金融机构所预言的那样,达到3000美元的高度,那也只能说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的风险厌恶水平已经超越了当年的次贷危机。 -
定向放水
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央行争相开启放水模式。美联储推出四轮QE政策,直接放水;日本央行则上演货币版的“偷袭珍珠港”,大有不把日元变成津巴布韦货币不罢休的架势;欧洲央行通过QE来开闸放水的可能性也开始逐步加大。 -
为什么物价和利率变得重要?
次贷危机之前,西方国家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只剩下最后一件工具,即短期利率,并且通常以平滑的方式来调整短期利率。危机降临使得各国央行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工具箱的构成。这导致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的渐渐成型。简单来说,美联储目前的操作,起点是数量宽松或收紧,中间目标是利率期限结构,最终目标是物价和就业。 -
新兴市场的恐惧与救赎
美国在经历了四年前所未有的货币大宽松后,突然退场,紧缩的货币政策呼之欲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当属新兴市场,外国投资者开始“不惜一切代价”撤离。但新兴市场国家已开始联合谋划,抱团自救。不过,由于中国实行资本管制,因此所受的影响有限,而且可能在危机中树立更有担当的国际形象。 -
全球“货币战争”的真实逻辑
每当陷入经济危机,通过货币来刺激增长就成为各国政府最喜欢的药方,短期内痛苦最小,见效最快。全球经济形势愈加微妙,会有多少国家加入这场用贬值换增长的游戏?通过汇率连接在一起的全球经济是否会因此陷入货币之战? -
日印将签货币互换协议
日本《产经新闻》12月25日报道,日本和印度两国政府将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以备在遭受欧债危机冲击时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 -
澳洲下调基准利率至4.25%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12月6日召开货币政策例会,决定把基准利率从4.5%下调至4.25%,这是澳央行连续第二个月下调基准利率。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在欧债危机以及国内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作用下,澳央行开始放松银根,以提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