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现两张大罚单,保险业合规度恶化?|金融合规月榜
在严监管趋势下,保险业合规度较往年有所提升,但大额罚单和终身禁业等处罚仍为常规监督手段。 监管机构对保险业从业个人的处罚呈现出“双罚制”常态化趋势,不仅对机构进行处罚,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保险业2024年被罚3.7亿元,财险业“一马当先”|金融合规榜
2024年,财险业处罚信息和罚没金额均居保险业首位。 除警告、罚款等常规处罚外,禁业处罚逐渐增多,尤其是终身禁业。 2024年,在不考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处罚的情况下,河南是唯一一个连续四个季度均进入罚没金额前五的省份。1.5万张罚单,监管利剑刺向哪些金融机构?|2024年度“金标杆”
一年之内,牧羊犬平台总计收录近1.5万条处罚信息,涉罚领域覆盖几乎所有金融行业,其中机构类罚单合计罚金高达 39 亿元。 银行、保险和资管三个行业共收到处罚信息12666 条,占全行业罚单信息总数超85% 。 在银行领域中,中信银行和农行各自摘得“罚金之最”和“受罚频次之最”。包括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建行、中行、农行、浙商银行、齐鲁银行、广州银行和工行在内9家银行各领到单张罚金千万元以上的“天价罚单”。 无论是受罚金额还是受罚频次,人保财险均位列保险业第一,是保险业当之无愧的年度“罚单王”。35家险企,谁已见变革曙光?|2024年度“金标杆”
寿险业三个子榜单指标测评体系共包括72个子指标,产险业两个子榜单指标测评体系共包括48个子指标。按“差额加总”规则,寿险业和产险业总榜单分别由其子榜单的不同权重构成。 与寿险业类似,财险业前两名亦领先第三名10分以上,呈现强者恒强效应。 寿险业以代理人改革和银保渠道费用改革为核心的渠道变革行至尾声,而产品结构变革悄然兴起。 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整体实现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车险仍为财产险公司最主要业务险种,但收入占比持续下降。35家险企,谁更倾心于绿色金融?|2024年度“金标杆”
寿险业“绿色金融榜”显示,寿险公司重视绿色投资。中国人寿反超平安人寿,跃居第一。 绿色保险保费增幅远低于赔付支出增长。 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更加精准的风险评估、更个性化的差别化保险费率已势在必行。35家险企,哪家长线赔付能力更强?|2024年度“金标杆”
采取“奖优不罚劣”和“极值加权百分化”计分规则,测评对象之间差距被放大,更契合榜单“优中选优”设计初衷。 平安人寿、中国人寿领跑寿险业,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则在产险市场优势明显。 业绩回暖是行业普遍现象。新业务价值率上升是寿险业业绩回暖关键。在行业综合赔付率同比上升的情况下,财险业“报行合一”成果显现,行业费用率压降带动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绿色金融榜:35家险企,谁对“绿色”更上心?
寿险业测评指标体系共有五大维度,22项子指标,测评对象扩大至20家;首度设置财险业指标测评体系,同样设有22项子指标,测评对象包括15家财险公司。 20家寿险公司得分离散程度较高,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超50分。寿险公司与财险公司“环境绩效”维度得分普遍偏低。 保险行业ESG报告越来越规范,但距“科学、统一、可量化”标准仍有较大差距,而且普遍缺乏第三方鉴定。保险效能提升榜:35家险企,谁更有长跑能力?
寿险业测评指标体系共有27个子指标,测评对象扩大至20家;首度设置财险业指标测评体系,共计26个子指标,测评对象包括15家财险公司。 20家寿险公司总得分呈明显阶梯分布,但从四大细分维度观察,20家寿险公司在经营能力维度上差距最大,风险管理能力上得分最为接近。 15家财险公司仅7家综合成本率低于100%。综合成本率高于100%,意味着承保亏损。这与车险价格战有关。中国人保依然霸榜“罚单之王”,中国太保首得“罚金冠军”|金融合规月榜
持续严监管之下,7月保险业罚单量和罚金环比均大幅下降,合规度明显提升。 行业合规度分化明显:产险、寿险及保险中介三类机构的合规度提升,健康险业则逆势上扬。 作为保险第一大省,广东省的保险业合规度显然较高。这证明市场活跃度与乱象并不必然正相关。善择ESG风险跟踪第40期|163家公司暴露ESG风险,中国财险位居风险榜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