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唐尚珺终于上大学:“高考16次是一段弯路”
唐尚珺,中国高考复读话题里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2024年9月1日,在高考16次之后,这名争议人物终于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入读。在35岁的年纪,成为了大一新生。 -
大学读6年就拿博士,哈工大缩短学程新举措
“尖班”采取学生自主报名的模式,但选拔与退出均由院士导师考核。 学院行政老师将五十多名报名学生的名单交给对应的11位院士,经过考核,最终有8位院士选出29名学生。也就是说,有3位院士一名学生都没有选。 -
大学生回炉读职校,寻觅旷野还是轨道?
在制衣班里,像谢婉这样的学生并不少,“有海外留学回来的,也有本科毕业来学习的”,老师都见怪不怪了。 化学专业出身的黄曼,对烹饪中的化学反应颇为着迷。她把读博计划搁在一边去学厨,“为什么我要做跟大家都一样的事情?” 袁靖把自己的职业道路概括为“本科学历为本,回炉经历为用”,但大学文凭仍是他的求职敲门砖。 -
黄仕忠 | 教我们古汉语的老师:忆张金泉、黄金贵老师
我读博士时到了广州,在离开杭大后,反而更能感受到母校古汉语学科的深厚基础和传承力量。因为我在大学时就知道的古汉语“常识”,别的大学毕业的同学就没怎么听说过,这让我意识到母校的厉害,才知道要珍惜。 -
“摆烂”与专业有关?读大学前的我想错了
对于苟且度日、没有目标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未曾不懈追求某个专业领域,在任何专业似乎都会说出“我不喜欢这个专业”的借口。那些真的不喜欢所在专业的人,不会天天摆烂,而是把握机会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
当了一年多“全职儿女”,我不觉得自己在啃老
我的日常工作内容就是做午饭和晚饭、晾衣服、教我弟弟写作业。 我做全职女儿其实是无奈的选择,实在找不到好工作,自己又严重精神内耗。相比起来,我在家能更加让我的精神状态好一些。 亲戚跟我妈说,让我读大学是不是白读了,就是回来做菜、干家务? 我对啃老的定义,是消耗父母的心思,还花费父母的大量钱财。我没有。 -
我也曾是被家长劝说去上中职的孩子丨记者手记
小红书上,每十个选择中本贯通或者“3+4”的家庭中,差不多有9个半都在上海,他们大多拥有不错的家庭条件,能享受到的社会资本或是教育资源也算上乘。 时间倒回三四十年,去读中职、大专,学门技术再去工厂可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现在,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从而获得进入就业市场继续内卷的敲门砖才是既定目标。 -
基层政府喊话本地高考生报医学、师范:最高补贴54万
“当前全县面临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待业在家,另一方面专业学科人才又奇缺,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的两难境地。” 《甘肃省2015年至2019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名单》显示,5年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人数为251人。其中,兰州大学毕业生的违约数由2015年的7人递增到2019年的85人。 巴中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8年和2019年分别有2位和7位学生报名加入资助计划,目前已有4位学生回到巴中工作,其余学生继续深造读研。 -
免费辅导高考志愿填报8年,他分享了四张图
“专业并没有那么重要,哪怕并没有进入最理想的专业,在大学里也还有很多机会,比如转专业、双学位,或者读研的时候再换专业。” “家庭背景相对弱势的学生,如果想凭借四年大学显著改变自己的阶层状况,那么首选大城市。大城市门槛是比专业更重要的,去北京、上海上大学,未来更有机会落户到一线城市。” “新高考院校专业模式可以填报80到112个志愿,可以有超过一半的冲;老高考可能只能报4个或6个院校志愿,需要超过50%为稳。其实填报多少个冲多少个保是因人而异的,尤其是风险偏好和是否有备选方案。” -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历史的进程与个人的强大更重要丨快评
大学扩招对不对,不能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本身找答案,而只能从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市场能够容纳,就是对的;市场不能容纳,就是错的;市场过去能够容纳、现在不能容纳,那就是过去对、现在错。 大学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学到什么,而是信号功能、遴选排序功能。高考的本质,是对学子进行智力能力上的遴选与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