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炉读职校,寻觅旷野还是轨道?

在制衣班里,像谢婉这样的学生并不少,“有海外留学回来的,也有本科毕业来学习的”,老师都见怪不怪了。

化学专业出身的黄曼,对烹饪中的化学反应颇为着迷。她把读博计划搁在一边去学厨,“为什么我要做跟大家都一样的事情?”

袁靖把自己的职业道路概括为“本科学历为本,回炉经历为用”,但大学文凭仍是他的求职敲门砖。

责任编辑:谭畅

2024年1月,青岛,徐丕兵给大学生技师班的学生上课。受访者供图

2024年1月,青岛,徐丕兵给大学生技师班的学生上课。受访者供图

2024年1月,当“为什么越来越多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登上网络热搜时,山东大专教师陈茂珊回想起一年多前在老家的经历。

那时,她刚从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对外英语教学专业硕士毕业回国,决定一周花三四天时间,在老家接受“再教育”。学校是闹市区步行街附近的一座两层门面,楼内约莫有十六七间教室,一些教室里摆放着台灯、手部模型与可供两人面对面而坐的桌椅。

她很难忘却里面的学生。他们之中有人约莫十六七岁,初高中没读完便辍学,也有人早早做了单亲妈妈。在高考大省一路拼杀至一本,又到海外留学的陈茂珊,感觉格格不入,“说白了,我在那儿就是一个异类”。

不过,陈茂珊还是留在那家职业培训机构,做了一个月的美甲学生。

作为“回炉者”,陈茂珊并不孤单。近年来,高等教育学历外加职业技能证书,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时的配置。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近两年招收“回炉”考取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累计超过150人,培训方向主要是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等。

与“高等教育难以满足实际岗位需求”的网络论调不同,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回炉者”称,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或出于兴趣,或想排解内心苦闷,或为转换职业赛道。他们的经历,并非在证明文凭无用。

“回炉”的理由

对几乎每个周末都把缝纫机踩得火热的26岁初中教师谢婉来说,辞职或许已经进入倒计时。

云南人谢婉的教师之路一度颇为顺遂:她在西南一所211大学度过了本硕的6年时光,2021年毕业后,考上云南某县级市的一所公办初中,做英语教师。工作有编制,学校离老家也不远,她甚至每个周末都能回家——堪称教育专业学生模板的生活,她过了近三年。

直到2023年国庆假期,在昆明游玩的谢婉看到一家职业培训机构招收制衣学生的广告。她高中时便爱好Cosplay,有做假发与道具基础,能“把两块布缝起来”。受朋友怂恿,她鬼使神差地进去咨询,当即报了名。

自此,每个周末,她都要来到这家机构,学习制衣理论,拿着火枪形状的云尺在卡纸片上画弯曲起伏的衣服版型,踩缝纫机,从早上9点直至下午4点。

硕士文凭在手,却学做衣服,听着似乎有些“浪费”。不过,根据谢婉的观察,在制衣班里,自己这样的学生并不少,“有海外留学回来的,也有本科毕业来学习的”。就连老师都对这样的事不甚在意,“这儿的学生简直五花八门,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教师严予也目睹着类似情况。他2016年开始任教,2020年后主要在数个月的短期培训项目中教川菜烹饪,每年会带几百名短期学生。按照他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暂不留名
回复

暂不留名

2024-02-21

大多数等同于业余爱好,类似于报个羽毛球班

深柳问山路
回复

深柳问山路

2024-01-31

学历和技能都重要,只是要看命运如何安排了?

NAPOLEON  VII
回复

NAPOLEON VII

2024-01-28

首先出国求学的钱是你自己争取来的,你可以这样潇洒地抛弃过往的学业。如果是爹妈出的钱,那就是一种逃避与不负责任的行为。

魏子钊
回复

魏子钊

2024-01-27

根本问题是职业化工人不受重视收入太低,要提高到超过官员公务员的待遇低于科学家的收入,中国就有希望了!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01-27

不要责难本科教育与社会脱节了,没有学校教的内容是不过时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为了弥补教育的滞后或知识的更新迭代。

阿根廷玫瑰
回复

阿根廷玫瑰

2024-01-27

不同学历的人学习动力不同

iamdanse
回复

iamdanse

2024-01-26

本科教育目前确实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如果要以就业为导向,还是需要比较大幅度的改革。

185****8698
回复

185****8698

2024-01-26

解决职业歧视才是出路

陌头杨柳色
回复

陌头杨柳色

2024-01-26

好喜欢这篇报道,感觉教育就不应该功利性地局限于固定的学制,人生也不应该局限于标准的模板和固定的程式。 喜欢好吃的可以学炒菜做西点,喜欢手工的可以学木工学陶塑。可以去职业学校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这样一种途径真的很好!

我不理解
回复

我不理解

2024-01-26

职业教育才是大部分普通家庭孩子的出路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4-01-26

别说本科教育研究生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启动扩招之前,研究生报考人数不超过30万人/年,录取人数低于十万人/年,可谓是精英教育。那时候研究生毕业后待遇也好,大学扩招后,各个高校都缺乏高学历的教职员工和科研人员,物以稀为贵,出现了抢人大战。只要是研究生毕业,都能进入二本以上的高校教师,还有¥5-十万不等的安家费,分配住房,要是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甚至能够解决家属就业。就是地方上,对研究生也是青睐有加,很多地方引进研究生,直接到县市区任副县长(区长),起步就是副处级,很多体脂老油条辛辛苦苦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够达到的高度。扩招前由于招生人数少,导师带的学生也少,一个导师一年通常带3-5个学生,师生关系也相对融洽,类似于过去的师徒关系,对学生学业也指导到位,很少有学生不能毕业。不像现在【卷】得很……而今研究生已经本科化了,一些知名度高的导师一次带10-20多个学生,比本科生一个班少不了多少人,质量堪忧

199****6897

2024-01-26

还有啥好说的,只能说明我们的本科教育太水了啊。本科教育没有教孩子们一项技能防身,孩子们才回头去真正能学一门技术的地方去了。大学读了4年书,出来工作还要工作单位重新培训,这种例子太多了。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01-26

职业培训为她打开了一个过去不曾想象的底层世界。看过那个世界后,她告诫自己,如果真要干,最好是开店,不能打工。底层世界,竞技更激烈,经历锤炼之后,在以后上升的渠道中,可以起很大作用。

无用之美
回复

无用之美

2024-01-26

兜来转去,到头来还是心之所向

心静若水
回复

心静若水

2024-01-26

我一位人大本科北大直博的朋友就报名了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假期课程,兴趣而已

159****5677
回复

159****5677

2024-01-26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199****6897
回复

199****6897

2024-01-26

还有啥好说的,只能说明我们的本科教育太水了啊。本科教育没有教孩子们一项技能防身,孩子们才回头去真正能学一门技术的地方去了。大学读了4年书,出来工作还要工作单位重新培训,这种例子太多了。

庐州老张
回复

庐州老张

2024-01-26

蓝领也挺好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4-01-26

胡适之先生,作为校长的教导过我们与我的,“你独坐图书馆里感到不安吗?那么,请听我给你讲一、两个故事”,职校呢,就是一个个我而非我的《青春之歌》

H
回复

H

2024-01-26

职业技术教育,确实需要大力的发展,但不能只是规模上的扩大,应该是高质量发展。大家对于大学生和技师之间的理念之差,源于建国后几十年的教育发展阶段,不能求一时之间便能由此及彼的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