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阳光、枕头、大恐龙,怎么编故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线下看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聊聊剧场内外那些事丨周末同频
-
01:10
张翰:舞台剧是没有名和利,最纯粹,我希望通过它能够回到最初
张翰:我22年开始接触《如梦之梦》,它是8小时时长的话剧,对演员有很大的挑战,我希望通过它我能够回到最初。 -
做演员,半辈子丨记者手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话剧《繁花》上百场演出背后: “上海这座城市有巨大潜力”
“我们之前在北京、杭州、香港也演出过,反响也很好,可是大家都看得很冷静,不像在上海很热闹。” (本文首发于2024年8月8日《南方周末》) -
深赣两地合作出品!寻乌调查专题话剧《叩响》亮相中央歌剧院
-
“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告别魏明伦
过早走出校门,使得魏明伦缺少了一些正式教育,但也少了许多条条框框,他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因而不同旁人。从他早年一句充满反叛精神的话里,可以窥见:“不迷信一切格言。” “在我看来,最坏的女人没有那么坏,最神的男人也没有那么神。” -
01:11
王劲松:年少在南京话剧团很窘迫,小铝锅放上水,涮菜叶子,蘸酱油
年少在南京话剧团很窘迫,小铝锅放上水,涮菜叶子,蘸酱油 -
田沁鑫:苏轼是个觉悟的人
“我们做中国知识分子的戏,像大知识分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想起他们都是才情横溢。所以往往就是在才情上特别下功夫。像苏东坡就会想到他还有生活小窍门,还有食谱,就觉得要在他人生的丰富性上去想办法。” -
蒋奇明 配角的锋芒丨2024青年力量
对于演员来说,一张脸传递出的信息能丰富到什么程度?从《宇宙探索编辑部》里的那日苏、《漫长的季节》里的傅卫军,到《哈尔滨一九四四》里的田小江、《我的阿勒泰》里的高晓亮……这一年的大小屏幕上,演员蒋奇明贡献了这些迥然不同的小角色,在配角的有限体量中,呈现出每个人物的棱角与锋芒。这位穿梭在话剧剧场和影视片场之间的年轻演员为表演所做的注脚是,这是一门关于理解人和诠释人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