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明成西湖大学教学系列教授:“青椒”只教学不科研有点难丨快评
所谓教学的异化,一是在科研KPI之下,出科研成果是第一位的,教学是第二位的,这意味着优先级与重要性以及个人投入时间、资源与心力上的重大差别;二是教学也不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围着教学竞赛、教改项目、教改论文、教学成果奖转,这意味着“你是一位好老师”不取决于学生的投票与口碑,而是取决于学科/专业大佬与官僚的评判,“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虚的,国家或省级一流课程或省级教育成果奖等才是实的。 -
人才“争夺”竞争加剧,8省成立人才集团丨时政周报
两年来首名中管高校副校长落马。 国家发改委:着力解决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务失信行为。 西湖大学持续引进生物学领域海外知名学者。 河南省内黄县35岁女副县长拟任县(市、区)委常委。 一周时政新闻回顾(2023年8月5-11日): -
84岁陈方正谈杨振宁:直到回到清华,他心里的矛盾才算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讲做人的原则,立德立功立言,如果要给自己打分数,这德、功、言,我自己觉得我做得还不坏,而且是非常中国式的。”视频中,杨振宁如是说。 施一公在2023年4月出版的自传《自我突围》中提及,2016年,得知创办西湖大学需要募集社会捐赠时,杨振宁还特意将他引荐给热心于公益捐赠的数学家、对冲基金传奇人物詹姆斯·西蒙斯。 陈方正记得,2021年生日会上,杨振宁第一次说起至交邓稼先在1971年和他分别时曾给他留下一封信,信里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
办学四年,西湖大学首招本科生
任磊和他的59位同学是西湖大学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在这之前,学校仅培养博士研究生。 首届本科生招生面向浙江省内高二、高三学生,要求高三学生的各科学业水平考试至少要有8门课考评为A,其中物理、化学必须为A。 张鑫希望能把学生从内卷中拔出来,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成绩问题,“希望学生们不要把大学当作一个大高中去读,一直在解题”。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06日《南方周末》) -
施一公: “每位中国人都可能是西湖大学的拥有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湖大学是第一座靠社会各界捐赠而创办的大学。 -
陈越光:重塑中国慈善的文化内核
陈越光身份多元,目前最为重要的是浙江敦和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2017年,敦和基金会向西湖大学捐赠了3亿元善款,陈越光作为捐赠方代表参与至西湖大学建校工作,与之结缘,共同探索全国首个基金会办大学的模式。 -
社会力量办大学大有可为
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在杭州举行成立大会。 -
西湖大学今天成立!这所定位“小而精”“科研型”的大学长啥样?
20日——也就是今天,由施一公担任首任校长的西湖大学将在杭州举行成立大会。 -
西湖大学揭牌后 基金会办大学的“知”与“未知”
西湖大学任重道远,既要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又要趟出一条基金会办学、国家支持、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治理结构之路。 -
杨振宁担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施一公成首任校长
创办西湖大学,是一代人心中一个宏伟的梦想,也是这个时代需要和呼唤的一项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