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卓之死非结束,脆弱平衡被打破:汉末浩劫是朝廷权威不断丧失的过程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汉末再往前差不多一千年,另一次关中地区的大毁灭后,也就是西周王朝覆灭后,一位诗人留下的诗句,到底是谁造成了这一场大灾难啊? 这个问题,差不多是读中国古代史,会发出的永恒天问。西方人也一样,他们说到罗马帝国的毁灭,也是这样的困惑。 -
努力在诉前解决“九龙治水”:最高检第八厅厅长胡卫列谈文保领域公益诉讼
目前文物保护主要依托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英烈保护领域开展的,但是这三类保护方式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还不能满足当前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司法需求。 2022年8月30日,倒卖西周青铜编甬钟民事公益诉讼案江西省九江中院开庭, 这是全国可移动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第一案”。 -
倒卖西周青铜编甬钟的罪与罚,可移动文物公益诉讼第一案落槌
这起案件具有两点突破性意义,“第一个是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到可移动文物的公益诉讼的突破,第二个是从行政公益诉讼到民事公益诉讼的突破。” 长期以来,文物保护领域的民事公益诉讼似乎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司法机关对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的态度也比较谨慎,此前不少破坏文物的行为只能通过环境公益诉讼进行惩治。 -
为孟子“性善论”辩护: 小共同体自治互助的基石
在此背景下,孟子呼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西周的“井田”,其实就是要保留“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自治小共同体,人性善的学说,恰恰与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相匹配。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商周天命观的差异:君权神授、 无关小民Vs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春秋时期继承周代并发展出的“先民后神”、“人为神主”思想,是把西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精神推展开来。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2日《南方周末》) -
何怀宏:古代君子的行走之道
君子最灿烂的时期,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候。这样一个时代我会称之为游士时代。那时候士无定主,和西周不一样了,不再是依附于某一个大夫家族或者国君,包括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都是游士、外来人才到这里来。这个游士时代到秦汉游士时代就结束了,不再是游者主事了。 -
【赏玩】以收藏促保护
蒲重良主攻西周到汉代的高古陶瓷的研究,重点是汉代陶瓷,写书建馆,旨在把汉代陶瓷收藏做到极致,并把藏品保护在国内。蒲重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馆长,古陶瓷鉴定家,著有《汉代陶瓷鉴赏》,是国内首个写汉代陶瓷专著的研究者,他同时还是一名水处理专家,拥有10余项水处理发明专利。 -
昌邑发现211古盐业遗址
2009年底至2010年4月,考古人员在山东昌邑市发现211处古代盐业遗址,涵盖西周、东周和宋元时期。 -
山东现迄今最早周代城址
山东省文物局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山东考古人员在对位于山东淄博市高青县陈庄村附近的一处西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山东地区迄今最早的周代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