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个省级消防救援局同日挂牌丨时政周报
澳门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开始接受报名。 院士相里斌兼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钟自然被开除党籍。 2023年行政复议案量首次超过行政诉讼。 一周时政新闻回顾(2024年6月15日—21日) -
强制拆除案件,行政机关13.12%胜诉率背后
39.26%的案件确有存在违章建筑的情况,但由于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较低,导致作出的行政行为有瑕疵,使得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 在民事合同争议中,当行政机关作为原告时,行政机关胜诉率高达85.01%,而当行政机关作为被告时,胜诉率仅为26.72%。 -
民办学校骤然转公后,国有公司被判赔近3000万元
双方合作宣告破裂后,蒙自南开、东莞四海、云南紫龙作为共同起诉人,先后向蒙自市人民法院、红河州中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认定蒙自市教体局、政府作出的转公行政行为违法,但两级法院均作出裁定,表示不予受理。 -
代表如何审“两高”报告?委员关心“两高”哪些话题?
“人活得要有尊严,我不能在被挑衅的时候不做反应。但在对‘互殴’的理解上,大家是有不同意见的,因为取证很难。现在到处都有摄像头,能很大程度解决取证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副省长孙运锋建议,最高法要研究破解民营企业“破产难”问题,在盘活存量上做增量,促进民营企业破茧重生。 “从法院角度(来说),现在政府债务比较多,如果向政府追债,你到当地去,你怎么起诉?行政诉讼也没得诉。所以建议允许异地立案,异地起诉……” -
法院案例库与裁判文书网各司其职:应守护司法公开成果 | 快评
司法公开是法律的要求。根据宪法和法律,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都规定,无论是公开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要公开宣判;民事、行政诉讼法还专门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 -
“大信访、中诉讼、小复议”有望被改变
就连法律规定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也难免受到行政机关的影响。根据一项实证研究,某地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中,以乡镇级政府单位为被告的,原告胜诉率高达53.49%,而以区县级政府单位为被告的案件,胜诉率则骤降至17.61%。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29日《南方周末》) -
9年维权,获赔2.18亿:判赔额最高的知识产权案
四川金象公司先后提起5次诉讼,历经3次管辖权异议诉讼、5次专利无效行政诉讼、22次立案、35次开庭和2次专利权属纠纷诉讼后,迎来转机。 该案件入选最高法2022年知识产权法庭典型案例。公开通报中,最高法指出,法院保护了原告方中外合资企业和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传递了对内资和外资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平等保护的态度。 -
“告官要见官”: 行政首长如何应诉
进入2021年之后,多地公布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数据显示,出庭应诉率大幅提升,多省表示达到了100%。 “数据不是最重要的。领导和老百姓聊聊天,把老百姓心中的怨气化解掉,也是行政机关的有效出庭。” “从最基础的讲起,比如庭审程序、法庭纪律,甚至着装仪态” -
“金银花”商标宣告撤销,部分败诉企业开始索赔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很多公告文件都是纸质版。此外,当时行政审批的管理比较混乱,在首次转让之时,有关部门可能没有仔细查询商标的权利状态”。 碧丽公司的代理律师陶国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律师团队目前在做准备工作,将于下周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很多企业担心即使官司打赢了,钱也要不回来,而且还有律师费和诉讼费” -
高校开除作弊学生被判败诉,为何多因“程序问题”?
2012年-2021年间,共有62份与因作弊而被开除学籍、取消学位相关的判决书。其中,有28份判决支持了学生的诉求。 62份判决书中,鲜少针对学生的作弊行为本身进行认定。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邹荣认为,这是近年行政诉讼中的一个趋势,“避实就虚,不对实体进行判决”。 邹荣认为,不论是给予学生处分,还是对于试读期的规定,中国高校往往参照干部管理的方式管理学生,“在育人的目标之下,大学应该更有人文关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