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等药”变“药等人”,广东打算怎么干?
“要坚持解决产业发展卡点堵点,全面提速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对创新药械开辟挂网快速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医疗服务和技术,向医疗机构开辟‘附条件新增立项’收费等绿色通道。” 根据《行动方案》,广东省力争到2027年实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规上医药工业规模超5000亿元。 截至目前,“港澳药械通”已公布指定医疗机构达45家,实现大湾区内地9个地市全覆盖,引进港澳已上市药械品种79种(药品39种,器械40种),惠及湾区居民近万人次。不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代购氯巴占”案一审宣判
判决重申了最高法院《武汉纪要》对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认定规则,即麻精药品具有双重属性,应当结合流向、用途来判断。 在本案第一次开庭之后,国家就出台了相关药品的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加快了仿制药的审批,唤起了社会的关注并迅速解决了罕见癫痫脑病患者的用药问题。“个案推动了制度变革。”百济神州闫小军:用数据和质量说话,让国际认识中国创新
创新药“出海”最重要的准备有三点:一个经验丰富的全球化团队、一款有差异化的产品,同时配合全面与前瞻性的研发策略。 国家医药体制改革以来,新药临床研究审批(IND)、新药上市申请(NDA)审批时间明显缩短,这两个环节所耗费的时间能缩短近两年。这对一个新药上市意义特别重大,能够使病人更快地获得创新药物的治疗。 在药物研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药监机构的关注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早期研究阶段,监管部门会重点关注非临床毒理、药学以及安全性相关的问题。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监管部门会与申办方讨论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问题,这些因素对衡量药品安全性、有效性都很重要。性能参差不齐,最严新规出台,抗原检测试剂有多准?
“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抗原试剂厂商拿给我看临床报告,我感叹怎么这么厉害,都是(灵敏度)100%?再一看,都是用危重症患者做的。” 选择不同病程的病人开展临床,可能导致得到的性能数据“虚高”。 南方周末记者对比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盟等审批条件发现,在几项关键指标的要求上,中国2022版新规走在了全球前列。目前国内申请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注册的企业已有一百多家。评审新规发布后,已经有几十家企业撤回了申请。 新规颁布后有利于公众了解Ct值和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加强公众在出现症状5天内,病毒载量相对高的时候及时进行抗原检测的意识。对自测用户来说,“自测前清空鼻腔,重重地哼几口气,采鼻拭子的时候下手‘狠一点’,准确率就会更高。”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国家药监局答南周:氯巴占等急需罕见病药如何入境?
对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临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罕见病药品,其上市申请审评时限为70日。 对国内没有批准上市的药品,如临床救治急需,医疗机构可以申请进口少量药品用于救治患者,由国家药监局或国务院授权的省政府批准(目前国务院已授权海南省、广东省)进口。进口氯巴占还应当取得国家药监局核发的精神药品进口准许证。 截至目前,已有8家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获准研制氯巴占。国内尚未有企业提出氯巴占制剂的上市申请,但已有2家企业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临床批件。天价CAR-T产品将迎来商业化,细胞治疗终步正轨?
中国多个CAR-T疗法即将迎来商业化。继复星凯特之后,药明巨诺的CAR-T疗法产品瑞基仑赛注射液上市申请已完成审评,进入“待审批”状态,获批将近。 不少细胞生物技术公司都利用卫健委临床研究的申请途径来快速“验证”新基因细胞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如果临床效果出色,再花更多的精力准备用于药监局的新药申请并开始正式的临床试验。而如果验证效果不佳,就当做是一次神不知鬼不觉的“研究失败”。 中国的细胞治疗监管始终存在“双轨制”,受两部委共同监管。一边是日趋严格的药品申报体系,一边是各地四处开花处于灰色地带的临床实践,让细胞治疗这一名词变得毁誉参半。中国细胞治疗能否在首款产品获批后真正走向正轨,还将拭目以待。印度药企,入华提速:十年前黯然败退,十年后试图一战成名
印度药企主要关心两点:一是要加快印度药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速度,希望已经通过欧美审批上市的仿制药能走快审通道;二是希望参加国家医保谈判,把印度药品纳入国家带量采购范畴。满城尽是三伏贴,年年出事年年贴:没有药字号,多病却一方!
三伏贴疗法导致皮损的案例屡有发生,轻则轻微红肿起泡,重则溃疡甚至感染。不惟网购等渠道的“野鸡”三伏贴,正规公立医院也无法幸免。 三伏贴不是药品,它们未通过国家药监审批上市,没有批准文号,属于仅在研发医院内部流通的“院内制剂”。罕见病国家目录拟扩容:74家病友组织、百余药企递病种申请
无论对于患者还是企业,进不进罕见病目录差异巨大——纳入目录内的病种在政策制定、药品审评审批、医保覆盖方面就有了依据。“说白了,如果你被排除在目录之外,优惠政策和福利统统与你无缘。” 在2018年五部委联合公布的第一批目录中,最为关键的部门——国家医保局并未参与会签。此次罕见病合作交流会现场,同样没有国家医保部门的身影。14年后再修订,进口药材新规颁布
考虑到有少量少数民族地区药材,地区性较强,目前没有被国家药典所收录,执行相应的省、自治区药材标准,也可以申请进口。 对于非首次进口的品种,将调整为到口岸所在地承担药品监管职责的部门备案,简化审批事项,方便申请人就近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