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适度增加集采药企利润,加强药品上市后监管
“药品集采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看效果,如果药企报价低于行业生产一款药品的均价,那么这个企业或许很难保证可以持续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不能再试点,要强制推广:全国人大代表三提药品说明书适老化
我举手提问,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检察公益诉讼来解决。应勇检察长的答复很干脆,就四个字“当然可以”。 为什么现在很多药企心有疑虑?主要是因为现在是试点阶段,药企担心万一后续政策有变化,之前投入的成本就都打了水漂。 第一,不能再继续试点下去了,必须强制且迅速地推广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第二,要修改2006年的管理规定。严查医疗腐败:1800余人涉职务犯罪被起诉|周一健
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2727人,同比上升1.6倍。其中医疗领域职务犯罪涉及1800余人。 根据惯例,药企与配送企业是在集采中标之后再签订的配送合同。因此如果药企报价过低,可能无力负担物流成本。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药企就会放弃配送,或只选择部分品类、部分医院进行配送。一片药“几分钱”?最“卷”集采结果出炉
一位东北地区的药企代表入场前曾乐观表示已经拿出最大诚意,报价环节结束后直接点开了打车软件,放弃下午的“复活赛”,原因是同品种报出的最低价“可能买原料都不够”。 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教授参加了全部十批国家集采,他注意到许多药企带着很大的决心来报价和参加“复活赛”,有的低报价连他都感到吃惊,“仿制药较高利润的时代过去了,未来只能是薄利多销”。 第十批集采共有439家企业递交材料申报778个不同品规的产品,最终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据此估算产品中选率约在49.5%,205家企业颗粒无收,其中外资药企几乎大溃败。跨国药企豪赌“一老一小”赛道
“‘一老一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当前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跨国药企已察觉到“一老一小”健康与照护的风向变化。 据罕见病信息网统计,超50款罕见病产品参展,涉及近30个适应证,大约有9款是国外有药国内无药获批,3款是全球尚未获批。十万元左右一套的人工耳蜗将集采丨周一健
一些先天发育异常的新生儿,或是因疾病因素导致听力下降的老人,如果能够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不会导致聋哑或残疾,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 安徽此次组织几个大品种OTC中成药集采,再次说明集采不存在“安全区”。非处方药也纳入了集采范围,留给药企的腾挪空间将越来越小。倒卖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流通乱象何解?
“亲友医保代开”和“倒买倒卖”司美格鲁肽的行为可能违反多项法律、规范,包括管控类药品规范、诈骗罪、刑法当中的非法行医罪、妨碍药品管理罪等。 虽然要求严格控制用药适应症,但为2型糖尿病患者超适应症开药时,有些医生不会走正规的申请流程,存在“按降糖适应症开药,实际目的为减重”的情况。 如何把司美格鲁肽的价格“打下来”,更多目光投向药企之间的竞争。2023年11月,礼来公司研发的新一代GLP-1药物替尔泊肽在美国上市,定价比司美格鲁肽便宜20%。司美格鲁肽将迎国产仿制版,但还不能用于减肥丨周一健
司美格鲁肽无疑是2023年最火的一条医药产业赛道,国内多家药企的生物仿制药已经进展至III期临床。 异种器官移植的前景令人向往,但截至目前,这仍是一条由患者生命铺就的道路。- 01:35
宣称“全球首创”“不伤肾”的日本保健品,多人服用后死于肾病,小林制药卖的是什么药?丨硬核唠科
近日,日本保健品召回事件引发世界关注。据小林制药报告,公司在旗下一款降脂红曲类保健品的服用者中发现5人死于肾病,上百人患肾病入院。 不伤肾曾是该药企为其标榜的核心卖点。2020年9月,小林制药发表论文称,发现一种红曲不会发酵出导致肾功能障碍的毒素。四个月后,这款打着“全球首创”名号的保健品便上市销售。 小林制药2023年生产的红曲原料中,近九成已经出售给酿酒及食品制造等公司。一旦查实产品与报告病例之间的关联,它可能面临天价赔偿。 药企失信被通报;医保骗保将从严惩处|周一健
25家药企有送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被评“失信”,可以对涉案药品降价、退回价款等行为修复信用。 一案当事人通过虚开药方、虚假住院等空刷医保卡方式,有组织地骗取医保基金1亿余元人民币。 两会多个提案建议将心理疾病、孤独症治疗纳入医保。 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成为国内首个“十亿美元分子”。